第72頁(第1/3 頁)
二來,如果他沉迷在之前的甜頭裡,一味的寫童話,自己的創作之路也將被限制。雖然專攻一個體裁不失為一個好出路,但卻與他的初衷相悖。
而且從長遠來看,單一模式的作家也不如掌握多種體裁的更佔優勢些。畢竟,再等一兩年,就將迎來一個嶄新的、飛速發展的時代,無數的優秀作家將在這個時代以迅猛之勢崛起,想要在這樣一個時代佇立不倒――
溫向平拿起筆在紙上勾畫兩下,看著紙上的幾個大字,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還是必須得兩條腿走路才行。
第36章
雖然之前的《蜀山》因為涉及到封建迷信的因素沒能刊登,但溫向平寫連載小說的心思卻一直沒有斷絕。
畢竟童話只是短篇, 不說從字數上遜色於長篇小說, 按字數記的稿費多不到哪裡去;就是引起的熱度也持續不長。《紐扣》能撐上近兩個月, 已經是羅家和運作有方了。
山不轉水轉,既然仙俠類的小說不行, 溫向平就打起了寫八年抗戰的主意。
這個主題可以說是既貼合實際不過&ldo;度&rdo;, 與封建迷信、投機倒把的思想徹底絕緣,同時也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但當下歌頌黨帶領人民千辛萬苦、歷盡艱險趕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文章書籍絕不算少, 要想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可就不僅僅是體裁新穎, 故事跌宕起伏能做到的。
於是,溫向平找了不少的紅色書籍和歷史書來看, 其中詳細介紹了從民國建立伊始到新中國解放的三十幾年,時間脈絡、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些著名的或小眾的英雄人物,從眾多本書中也算是事無巨細的讓溫向平了解了個清楚。
這些書籍以擺理論現實和名人語錄居多, 多走的是寫實的樸實風, 算是很好的教材和資料。
雖然意料之中的, 這一沓子書大多行文嚴謹嚴肅,但竟也有許多短篇非但不至於拗口,反倒朗朗易讀, 平仄押韻很是工整, 倒教溫向平吃了一驚。
看來自己一開始果然還是託大了。
溫向平於是又買了不少期刊報紙來研究, 發現其中也不乏有人畫了形象生動的漫畫, 也有用老虎、獅子和豺狼打了比喻講歷史的。
不少的作品讓溫向平也津津有味的讀了一會兒。
等資料都翻過,溫向平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凡是易於上口的,都是給不識字的鄉民或者孩子們唸的,而給成人和有文學素養的人看的書,就無一例外走了嚴肅的風格,雖然也有各種手法的運用,但總體而言,讀的時間久了,還是顯得枯燥無味。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溫向平就要用幽默風趣,甚至是滑稽的語言去寫這段歷史。
這段用無數英勇的中國英雄鮮血鑄就的歷史不應當被玩笑對待,而是值得用最鄭重的態度、最虔誠的心靈去描寫。
溫向平雖然喜歡劍走偏鋒,柳暗花明的構思,卻也沒想著不擇手段、譁眾取寵。
他曾去過屠殺紀念館,也曾翻閱過當時外國人筆下的受苦受難的國民,更是曾親眼看過外國記者所保留下來的真實而稀少的影像。其哀嚎之揪心、鮮血之淋漓讓在座之人無不動容甚至避目而不敢去看。
這段歷史之慘痛、之嚴肅自然無需多說。
而就算他敢這麼做,都不用專家學者來批評指責他,廣大的讀者和人民群眾就要先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這離新中國建立才剛有一代人的時間,可以說從三十歲的中年人往上就沒有沒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歲月的。侵略者的暴冷血還歷歷在目,死難者的鮮血還未冷卻,怎能容人戲謔。
溫向平想要寫一段八年抗戰的故事,但他選擇用更接地氣的法子,用更直白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