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2 頁)
&rdo;,1919年10月30日。
[25]傅氏研究者多雲傅斯年在柏林大學頗受朗克的影響,但據臺灣學者杜正勝說,傅斯年一生只提到朗克二、三次(杜氏稱&ldo;蘭克&rdo;),藏書中亦沒有任何朗克的著作,&ldo;向來的通說恐怕不必然多麼可靠。我對這個問題尚無絕對把握。&rdo;(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載《新學術之路》,臺北,中央研究院印行,1998年)按杜正勝的說法,傅斯年之所以在留學的最後階段決定&ldo;弄史學&rdo;,是受顧頡剛搞《古史辨》並暴得大名的刺激。傅不願向顧&ldo;稱臣&rdo;,遂下決心要跳出&ldo;顧氏王國&rdo;的陰影,&ldo;動手動腳找材料&rdo;,以新的科學研究方法&ldo;開闢史學的新天地&rdo;。傅與顧在廣州籌建史語所的矛盾,與兩人的學術觀念以及傅想跳出顧的陰影的急迫心情不無關係。
[26]毛子水《記陳寅恪先生》,載臺北《傳記文學》,第十七卷,第二期,1970年。
[27]馬亮寬《傅斯年與陳寅恪》,載《傅斯年》,聊城師範學院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29]《雜憶趙家》,楊步偉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30]朱家驊,字騮先,浙江吳興人,16歲(1908年)赴上海,在通運公司結識了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蔣介石的拜把子大哥張靜江。是年9月,考取同濟德文醫學校。當時張靜江與國民黨另一位大老戴季陶,以及陳英士等都在上海扯旗造反,大搞恐怖活動,四處抓捕朝廷命官進和斬首。朱家驊積極參與,得到了戴季陶的賞識。同濟大學畢業後,朱家驊在張靜江的資助下,於1914年自費赴德國留學,攻讀地質專業。1917年初回國,任北京大學地質學教授兼德文系主任。1918年,教育部決定每年選派各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男女教授若干名赴歐美各國留學,本年選派劉復、朱家驊、鄧萃英、楊萌榆等7人,於8月14日由滬乘船赴美,此舉乃中國教授留學之始。與此同船的有李濟、葉企孫、徐志摩等初出茅廬的留學生若干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