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中國名人傳記注音版 > 第96章 杜甫——詩聖

第96章 杜甫——詩聖(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小巷人家不就是讀書嗎冷我一世,重生遠離他卻哭紅眼天吶!小姐竟有兩幅面孔穿書成反派蕭女俠的自救指南風吹芣苢原神:不會做反派,但我會惹情債時代浪潮中的追夢者你不該背叛我們的婚姻人回家的路有多遠開局被猴子收養王爺很忙,帝尊很撩,劇情炸炸炸霍格沃茨:老祖宗又帥又強繼女服下絕育藥離府後,大少慌了重生後救贖重生歸來當逆徒在盜筆世界當萬人迷夫君是反派?逃荒路上我殺瘋了!戲相逢之仙路漫漫與君惜重生甜寵:洛少的心心戀龍珠:我有系統,你們修煉真慢

杜甫,字子美,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詩聖”之美譽。公元712年出生於河南鞏縣一個逐漸衰落計程車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深受儒家思想薰陶,這為他日後關注民生疾苦、以詩抒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 生平概述

杜甫的一生,幾乎貫穿了整個安史之亂(755-763),這一時期的社會動盪深刻影響了他的詩歌創作。早年,杜甫在洛陽參加科舉考試未中,隨後遊歷四方,廣泛接觸社會現實,這一時期的作品多反映其個人抱負與自然景觀的描繪,如《望嶽》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展現了青年杜甫的遠大理想和不凡氣魄。

然而,隨著安祿山叛亂的爆發,杜甫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他親身經歷了戰爭帶來的苦難,目睹國家破敗、民不聊生,這些經歷深深觸動了他,使其詩風轉向深沉悲壯,充滿憂國憂民之情。《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他對戰亂破壞與民族悲劇的沉痛哀歌。

杜甫中晚年的生活極其困頓,曾流亡多地,甚至一度困居成都,依賴友人嚴武的幫助,才得以在浣花溪畔建起簡陋的草堂,這段時期創作了大量反映民間疾苦、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詩篇,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展現了詩人雖身處逆境,卻仍心繫天下的博大胸懷。

晚年的杜甫,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但他的筆觸卻更加深沉厚重,作品中不僅有對個人命運的感慨,更有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憂慮。《登高》一詩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寓言般地表達了詩人對生命易逝、世事滄桑的無限感慨。

公元770年,杜甫病逝於湖南嶽陽至潭州途中的一條船上,結束了他坎坷而光輝的一生。儘管生前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杜甫的詩歌在後世被高度評價,尤其是宋代以後,他的作品被廣泛傳播,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的詩作以其深厚的人文關懷、精湛的藝術技巧,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至今仍被無數讀者傳頌與研究。

二 主要作品

杜甫一生創作了大量詩歌,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原有詩文集六十卷,但歷經千年,部分作品散失,現存約有1400餘首詩歌,這些作品涵蓋了各種題材,尤以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民生疾苦的詩作為最。以下是他主要作品的概述:

1. 《三吏》與《三別》:這是杜甫詩歌中的傑出代表,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則是《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這些作品透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展現了戰亂期間百姓的痛苦與分離,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2.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首詩是杜甫在長安淪陷後,眺望滿目瘡痍的都城所作,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是其憂國憂民情懷的集中體現。

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首詩寫於成都草堂,詩人借自己的困境反映了廣大民眾的住房難題,表達了他期望所有窮苦人都能有遮風擋雨之所的美好願望,體現了他深沉的人道主義精神。

4. 《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首詩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感慨,以及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沉思考。

5. 《兵車行》:這首詩以征夫之口,控訴了連年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災難,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民生活造成

目錄
我在地獄遊戲裡當臥底盜墓:扶棺現世遊戲王:開局一套黑魔導鬥羅:成了唐三小師妹後想擺爛HP之橘香四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