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血手印(第3/7 頁)
人妥善安排,萬萬不可出一點兒岔子。”
“謝謝師父指教。”
“我已在敏珠林作了佈置,要求僧人和寧瑪信眾唯大人之命是從,去色拉切巴扎倉也是要求僧眾勿信傳言,聽從第巴大人之命。”
“謝謝,謝謝。”桑結單腿跪下,用額頭在活佛膝蓋上連磕數下。
送走師父,桑結迅速分析著眼下的形勢。他在這方面受過良好訓練,在哲蚌學習“五明”時,其中一門課是講邏輯、思辨,經師講課活潑,經常出一道類似智力測驗的題,比如一個人面臨若干情況,他應如何處理解決才能達到既定的目的。桑結差不多總是最先完成。
很快,桑結把一團麻似的問題,梳理出了眉目。他叫來隨員,用手指衝對面民兵總部勾了勾,隨員心領神會,出去下通知。不一會兒,甘丹次旺、圖布、達瓦和卻傑幾個來到府裡。
“塔布估計已進入安多,他傳來訊息,皇帝批准五世佛爺的靈童坐床。”這訊息雖在意料之中,一旦說出,還是讓人感到震驚。
“塔布同時報告,大批蒙古王公隨隊而來,要想個應對辦法才是。”
“大人,其實您什麼也不用擔心。西藏過去是個什麼樣?現在又是什麼樣?問問這雪域眾生,哪個不感謝您……”甘丹次旺眼中噙著淚花,激動地說不下去了。
“大人,甘丹將軍說得對,誰敢為難您,民兵不答應,僧俗兩眾也不會答應。”圖布堅定地說。
達瓦、卻傑齊說:“大人,您發令吧。”
桑結忽然覺得,渾身的血液滾燙滾燙。
幾個人正在研究,塔布派出的第二個信使趕到。
果然,圍繞新達賴坐床一事,局面之嚴峻複雜遠超出預料。
傍晚散會後,趁天未黑,甘丹和圖布率數十衛兵趕到一百里外的旁多。第二日,連同尼瑪一行急急趕往當雄,同時撒出傳令兵召集人馬。與烏力吉、娜仁見面後,研究了具體佈署和分工,不到中午,3000騎兵已經集中。午飯後,甘丹和烏力吉率2500人馬直奔與安多交界的唐古拉山口。尼瑪率300騎前往當雄以北180裡的桑雄拉山口。圖布率200騎趕赴當雄以北80裡的烏瑪塘山口。娜仁前往納木錯基地,帶200名留守騎兵向兩處山口運送糧草,協防烏瑪塘,同時通知熱振寺,派出僧人嚴守果拉山口。
數日後,偵騎回報,欽使及追隨隊伍三天後將抵山口。
甘丹召集中隊的正副隊長開會:“根據第巴大人指示,此次行動的任務不是打仗,是迎接欽使一行入藏,而將其餘人等勸說返回。據探,蒙古各旗王公的眷屬、隨員、護衛,總共不下四五千人,還有為數不少的僧俗人眾。大人說啦,人家遠道而來,要客氣。看來得想個什麼辦法。”
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人都混在一塊,怎麼分開?”
“還不能硬攔,要客氣,不聽怎麼辦?”
“乾脆……唉,不說了。”
烏力吉作了個手勢,大家靜下來。
“這幾天我們隱蔽得很好,大家看到了,數目不詳的安多騎兵不時探頭探腦,如果到時局面出現僵峙,防止有人煽動硬衝。第巴大人一再強調不能出現傷亡。”
大家沉默了。是啊,在這片土地上,朝聖者是應該受到最大尊敬的。
次日,烏力吉帶兩名隨員前去迎接欽使,向塔布通報情況,設法順利透過山口。
唐古拉山口海拔5500多米,為入藏第一關隘。當時交通只有騎馬或徒步,山口狹窄,不足30米,兩側山峰對峙,確是形勢險要。甘丹指揮士兵撬下巨石,滾至道上封堵,遠看宛如一道石牆,內有活石可移動,僅容雙馬並行。
這一天,桑結一早來到哲蚌寺。由於事務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