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4(第1/2 頁)
會忍不住將朱祁鎮提起來揍一頓!
【王振十分擅長洞察人心,對於朱祁鎮的小心思,每回都能妥妥的拿捏住,極盡曲意逢迎之能事。
而朱祁鎮長於深宮,又有王振這樣的人陪伴教導長大,可想而知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
這條道路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其實就是通往瓦剌的留學之路!
大明堡宗就這樣成了明朝留學第一人!】
-
留學這樣的現代詞彙,明朝的皇帝們當然都聽不懂,不過朱祁鎮以後的帝王們則是無師自通的。
“留…哈…咳咳咳。”
嘉靖帝朱厚熜喝茶時聽到留學這一說法,憋笑憋的忍不住嗆了一口,實在是不能怪他在背後笑曾祖。
想當初曾祖朱祁鎮在瓦剌時,還真的挺好學的…
-
平行時空中,朱棣同他另一時空的親爹一樣,也憤怒的跳腳:
“留學之路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這孽子還要去瓦剌進學?!”
朱棣覺得自己呼吸不暢,心跳加速,就快要承受不住了。
不過此時的朱棣還不知道,接下來的內容更是會刺激得朱棣幾乎暈厥過去。
【朱祁鎮親政後,讓王振當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從此擁有帝王寵信的王振,就有了無上的權力。
在明朝,司禮監一向是皇帝的心腹機構,皇帝對於朝事的意見與批覆,通通都要從司禮監手中過。
可以說司禮監處在了一個上傳下達的位置,而掌印太監,則是這個機構的頭目。
若是遇上仁宗宣宗這樣的帝王,那司禮監的存在確實能替君王減輕負擔,他們自身能力卓絕,不會被太監拿捏。
到了朱祁鎮這兒就大不一樣了,王振對於朱祁鎮來說是亦師亦友的存在,那是好先生與好兄弟的角色。
好兄弟會坑害自己嗎?必須不會啊!
從此就開啟了王振大權在握的時刻,朝臣們見到王振,甚至要尊稱其為‘翁父’,就連王公貴族都不例外。
朝臣們則更不必說,出現了一大批王振的擁躉,大家爭相討好王振,甚至離譜的認王振作乾爹。
若朝堂上出現不服王振者,輕則罷官流放,重則丟失性命。】
-
“高熾!日後派人去尋王振,將其提前誅殺!”
說完後,朱棣又覺著不對勁,天幕都這樣說了,誰家生了孩子也必定再不會叫王振了。
朱棣覺得說到底還是得從根上改變:
“算了,還是規定後世為帝者,不得有親近的宦官,宦官不得干政,就從你這開始執行!”
“是,爹,兒知曉了。”
其實不需朱棣叮囑,朱高熾也覺得識了字的宦官,對皇帝的負面影響太大,只因很難保證明朝每代帝王都是明君。
稍有怠政的,就會被司禮太監們抓住機會,從而把持朝政,將朝堂攪得烏煙瘴氣。
【而瓦剌的入侵,也要從王振這說起。
蒙古諸部作為遊牧民族,一直生活中在草原上,同時生產力十分低下,這就導致了蒙古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從大明這購買。
以前蒙古諸部得不到物資,就以武力騷擾大明邊疆,搶一波是一波。
後來明朝不堪其擾,便讓其以朝貢的方式來同大明交換物資,這朝貢開了一個頭,便再沒有收回。
明朝逐漸以這種朝貢的方式,使得蒙古諸部在經濟上依賴明朝,從長遠來看,是能穩定邊疆安寧。
明朝又採取薄來而厚往之策,來明朝朝貢的蒙古諸部,只需提供上好的戰馬,就可獲得豐厚的回贈。
比如蒙古百姓需要的糧食、布匹、藥物等等,而出使明朝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