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第1/2 頁)
待熟透的絲條取出以高湯澆灌,如此洛陽燕菜方可上桌。】
轉眼一盤盤燕菜映入眼簾,湯頭清澈,蘿蔔細如髮絲,看起來十分可口。
【如今的洛陽燕菜則稱作牡丹燕菜,是咱們領導人會見外賓時候即興改的名,瞧這一大朵牡丹盛開多麼喜慶。】
天幕放出了一張牡丹燕菜圖,由一盆大號的牡丹燕菜為底,四周一圈圍著小號的燕菜,每碗中間都放著一朵由蘿蔔擺成的牡丹花。
武則天覺得這牡丹燕菜之名甚合她意,正如她的盛世王朝般朝氣蓬勃,八方來賀。
“牡丹燕菜,國之佳景,真不錯。”
言罷喚御廚來大殿之上現場製作那牡丹燕菜。
御廚早有準備,那高湯是現成的每日必備之物,因蘿蔔絲條未曾提前晾曬,只得取之新鮮蘿蔔,將其切絲擺盤即可。
“篤篤篤”
偌大的明堂內不斷響起這般聲響,一個個御廚排排站立,看著十分壯觀。
每人都卯足了勁兒認真切蘿蔔,以期得到皇上的讚賞。
不到一刻蘿蔔絲已盛入碗中,滾燙又清澈的高湯一勺勺淋至那蘿蔔上,蘿蔔絲在碗見遊蕩開,宛如快活的魚兒四散開去,中間擺上圍成牡丹花狀的大朵牡丹蘿蔔花,霎是好看。
自此洛陽水席間的頭菜得以武則天賜名為牡丹燕菜。
-
明熹宗朱由校看完天幕來了興趣,他的想法也總是異於常人:
“嗯?這爐灶不錯啊,朕一定能做出來!”
-
漢武帝看著那無需生火一點就著的爐灶十分眼熱,這就是仙家之物?
如果他擁有此爐灶,那行軍打仗的伙食便可便捷許多!
“來人!可有將這天幕所示畫下?”
內侍忙答道:
“回稟陛下,已大致照著天幕所畫。”
衛青上前一步鄭重道:
“回稟陛下,臣馬上派人去尋能人異士,定要將這爐灶推廣至軍中!”
劉徹此時豪氣萬丈:
“不錯,若得此物,朕蕩平匈奴之路又將前進一大步!先制上1000份罷!”
-
劉邦看著那特大號蘿蔔,覺得自己也應該有個典故什麼的流傳後世,遂命人也去找個特大號瓜果來。
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尋找大號的瓜,什麼胡瓜之類的各種瓜紛紛八百里加急送往宮內。
劉邦皺眉看著底下人尋來的這一堆歪瓜裂棗,只當沒提過這回事。
史料記載,那一個月凡有功者,賞瓜;皇帝心情好,賞瓜;大臣家有喜事,還是賞瓜。
眾人皆苦瓜久矣。
作者有話要說:
洛陽燕菜出自《武則天的餐桌》節選
魚膾
【依託於盛唐的發展,長安自古以來就有東西兩市。當時萬邦來朝,好不熱鬧。
可能就像今日的首都魔都那般,走在路上能看見許多外國人,他們或欽慕於唐朝的繁華,或被二鳳陛下打得沒了脾氣,都心甘情願前來朝貢學習。
如若走在長安街上,可能會被他們用蹩腳的官話搭訕道:
“今日君食乎?”
那也千萬別驚訝,“今天你吃了嗎”可能在當時的長安真是非常流行的招呼用語。
接下來的這道美食,就誕生於這繁華之世,武則天亦是愛不釋手,說來想必大家如今也並不陌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裡的膾,就是此物,唐朝時喚作“切鱠”。
是的,各位客官您看沒錯,就是如今身價不菲的生魚片!
唐朝人們十分喜愛吃魚膾,吃得又十分講究。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