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嘗試(第2/2 頁)
我們現在聽到的,並不真是夢中的聲音,而是某人對其的‘印象’。”
“那不是說,也能把腦子裡想的旋律提取出來?我也想試試了。”
白哲急忙擺手。
“藉助夢境、想象提取的素材一般質量很差,而且對儀器要求很高。能提取到這份素材主要是運氣好。”
他那臺舊型號二手夢影儀,拿來幹這種活有點勉為其難了。
莫亞輕敲鼓面找著感覺,同時和白哲隨意交流著。
“所以你委託我做一首曲子,是用來配在夢影裡?”
“不一定。可能是放在夢影裡,也可能是以你的曲為中心,我來配合。要看最終效果再決定。”
“那你放心,肯定是你配合我。”
喲,小矮子說話很狂啊。
他不做夢影,做一些輔助工作也沒問題。夢影本身是綜合感官藝術,作為夢影師要掌握的技能很多。不一定要精通,但得會一點。
影片剪輯,音效調整,光影效果,他都可以幫忙。製作生成一個粗糙點的虛擬v,也不是不行。
關鍵得看莫亞創作的曲子夠不夠作為作品核心,是否有達到索俄柯委託要求的高質量。
白哲和羅格一左一右,聽著鼓手敲打節奏,不時在螢幕上記錄著旋律和想法。
大哥,你不去維修鋪上班,成天在這乾坐著真的不要緊嗎。我這樣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普通青年有什麼好擔心的。
“不行,光靠鼓聲不行。節奏有了,效果太乾癟。”
“咆哮聲加了效果器後也不行嗎?”
“加了效果還是突兀,不穩定。衝擊感很強,但撐不住一首曲子。我先調了一個版本,你們聽聽看。”
莫亞開啟音響,播放起她預先合成的一個版本。
效果器、合成器以往主要是吉他手和鍵盤手負責,還好她也會一些。
白哲聽上去的第一感覺,是咆哮聲有了“空間感”,比之前立體、有氛圍,耳朵像是被聲音包裹。
其次是去掉了部分過於尖銳的聲調,節奏感明顯了一些,又透過新增某種失真效果讓其偏向莫亞喜愛的後朋克風格。
羅格的表情也不像第一次聽時那麼猙獰了。
“挺好的。”
莫亞:“不夠,還得調整。另外我們需要一個貝斯,否則整體感覺太飄了。貝斯加鼓會讓節奏變得很強烈,才能像浪潮那樣淹沒聽眾。”
不要用這麼奇怪的比喻啊喂。
“再加個鍵盤,增加一些變化,配合襯托咆哮聲。吉他有沒有無所謂,沒有歌詞也行,這首曲子已經有中心了。”
需要貝斯和鍵盤,白哲立刻聯想到安慰劑樂隊的那個全能貝斯手左銘。
“全部用合成器替代不行嗎?”
羅格出聲問道。
“合成器我玩得不熟。而且現場彈奏配合的效果,和預先調製好後去按按鍵是絕對不一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