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2 頁)
楊國忠說著,&ldo;撲通&rdo;一聲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再聲淚俱下地說道:&ldo;陛下,楊晞在六百里加急的奏報中也請求治陳玄禮的罪,至少要將其召回京,不讓他在潼關插手軍務,為了潼關防守的順利,為了嚴肅軍紀,防止再有領軍的將領這樣做,為一己私利之故故意延誤軍機,臣懇請陛下馬上下詔將陳玄禮召回京問罪,一定要加以嚴懲,不然定會寒了前方將士的心,他們再無心禦敵!軍心一散,即使楊晞能耐再大,也無回天之力了!&rdo;
&ldo;國忠,你快起來吧!&rdo;見楊國忠如此&ldo;誠惶誠恐&rdo;,李隆基很受觸動,親自離座將楊國忠攙了起來,&ldo;國忠,你放心,朕知道潼關形勢危急,潼關軍隊內部萬不能起亂,陳玄禮故意拖延行進速度,朕知曉這一點,朕定會嚴懲其罪的!&rdo;
此前已經有楊國忠安插在陳玄禮部內的親信人物傳回來密信,說陳玄禮故意拖延行進速度,想坐收漁翁之利,楊國忠也將此事報告給了李隆基,但那時李隆基並沒什麼表態,沒有要懲處陳玄禮的想法,只是下詔令其加快行進速度。李隆基期望陳玄禮再收到朝廷的數次催促命令後,能全速前進,儘快抵達潼關,以消除其他人的怨言。卻是沒想到,陳玄禮依然我行我素,至今還沒抵達潼關。
原本與陳玄禮部一道行進的鄭昂部都在今日晨間抵達了潼關,陳玄禮後續四萬人馬還要半天多的行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其中的奧妙,李隆基雖然年歲大了,但並沒變傻,完全明白這一點,因此在看到楊晞以六百里加急送來的&ldo;訴苦&rdo;奏摺後勃然大怒,連陳玄禮該死的話都說了出來。
但他也知道,楊國忠剛才這般請求,是有落井下石,想置陳玄禮與死地的想法,他也沒馬上表態要怎麼處罰這位一直跟著他,對他忠心耿耿的老將。
只不過在楊國忠的&ldo;哭訴&rdo;後,他還是下定了主意,要嚴懲陳玄禮。
聽李隆基如此說,楊國忠大喜,但還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ldo;陛下英明!陛下,臣這樣提議,並不是為了洩私恨,如今國難當頭,叛軍離長安才數百里路程,我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外,任何人要是想在其中謀私利,定要嚴懲,以儆效尤!&rdo;
&ldo;朕答應了楊晞所請,這就下詔!&rdo;李隆基說著,微微地嘆了口氣,也就馬上提筆寫了份詔令,寫好後蓋了皇帝的玉璽,再交給楊國忠,&ldo;國忠,馬上以六百里加急送到潼關!&rdo;
&ldo;是,陛下,臣遵旨!&rdo;楊國忠有點掩飾不住心中的竊喜,作了一禮後,馬上就匆匆跑了出去。
李隆基在寫詔令的時候,他站在邊上看,寫什麼內容全落在他眼裡,什麼意思當然明白,陳玄禮肯定會倒黴,他怎麼會不高興呢?那天陳玄禮在朝會上公然指責他,他心裡憋著口氣,今日有種惡氣將出的感覺,連走路都覺得很輕鬆,大日頭曬下來也沒感覺了。
看到楊國忠走出去,李隆基頹然長嘆了聲後,閉上了眼睛。
這裡高力士走了過來,附到李隆基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李隆基聽了後沉默不語,但最終還是點點頭!
第八十五章 什麼?
更新時間2014-2-9 11:05:30 字數:2304
(下午兩點鐘上三江推薦,唐遠希望關注《傲唐》的朋友們能到三江頻道為本書投一張三江票,非常感謝!)
&ldo;楊元帥,叛軍果然在大量砍伐樹木、竹子,製作竹、木排,他們是準備以竹、要排填塞禁溝,再大舉攻城的!&rdo;王思禮親自將打探到的情況向楊晞作了報告,並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