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5 頁)
她嫁到我們村來的時候,我還嚇了一大跳。我跟大哥說,大哥也說嚇了一跳,完全忘記她了。”
以前竟還有交際?蘇蘭一鋤頭下去的,把大塊的泥土,鏟得細碎一片。
她還奇怪,她第一次上鎮裡的時候,宋大郎為什麼不收陳寡婦的車錢;而一直不多說一句話的陳寡婦,又在溪邊問她關於宋大朗和宋李氏的事。
原來,祖輩上竟是親戚。
蘇蘭撐了個懶腰,“那我們要加緊幹,等完了就去幫陳嫂子……”
“還是我媳婦好。”宋二郎傻笑,“跟大嫂說了,大嫂也不理解。”
宋二郎說著頭往右邊、在挨著地裡幹活的宋大郎、宋李氏兩口子看去。
蘇蘭也看了宋李氏一眼。
蘇蘭是從來沒有這麼覺得李氏和楊氏這麼像舅母侄女的——在錢的方面,她們的思維幾乎同步。
話說,自從分了家,把東廂房改好後,宋李氏第一時間就讓宋大郎從鎮裡買骨頭回來。
趕集日,早早的天剛亮宋大郎就出門了。回來的時候,村裡炊煙裊裊,宋大郎每次三、四頭豬的骨頭拉了一車又車,竟還沒有被人發現,從而被傳開來。
到了種麥又當集的時候,也沒耽誤。而且不只東廂的新廚房一直有骨頭香,宋李氏竟叫宋大郎在院子裡用石頭砌了一方灶——宋楊氏、宋小妹也全身心加入。
三個女人,空前的齊心協力。就拿現在來說,宋大郎和宋李氏在地裡幹活,而宋楊氏和宋小妹,負責一日三餐的飯食,還重複的在燉骨頭油、刮骨頭肉——而蘇蘭從來沒聽到藏不住的話宋小妹說一句叫苦的話。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蘇蘭只憑她見過的骨頭,就能大概猜測到,只半個月的時間,宋李氏熬出的骨頭油,有五百文之多——而這收入差不多是宋大郎做短工一個月的收入。
再算一下付出的時間、人工、成本——積少成多的暴利。
每天聞著宋李氏廚房裡飄出來的骨頭香,蘇蘭手都癢癢了。但她抽不出時間,只能幹瞪著眼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昨天的。我還沒吃中午飯的說,我去也~~
24
24、又想不出標題了+悲催出錯入V的25章 。。。
?宋李氏家的地與蘇蘭的地,相去不遠。因有宋楊氏、宋小妹從旁協助,所以他們完工後,蘇蘭和宋二郎才種完沙地,坡地第二塊也才把麥窩挖好。
宋大郎過來幫忙的時候,宋李氏在蘇蘭面前出言譏諷了幾次。
蘇蘭實在佩服宋李氏,她總有本事暴露自己的短處。
蘇蘭一直不懂宋李氏怎麼想的。你若想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幫已經分了家的弟弟幹活——這一優良品德。可你一副施恩的樣子,又口出惡言,句句瞧不起你丈夫弟弟一家。
如此這般,趾高氣揚的態度,如何讓別人稱讚你。
蘇蘭也不點醒她,她是那種別人對她一分好,便三分好還回去,別人對她不好,若有機會她也會還回去、那種恩怨分明的人。
以德報怨的事,蘇蘭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
面對宋李氏在村裡婦人面前的嘲笑譏諷,蘇蘭只不卑不亢的感謝於她。
大慶朝,最重孝道。俗話說,輩分大一級,壓死個人。蘇蘭如此態度,倒給了別人一種她知禮、恭謙的良好形象。
反倒是宋李氏得不償失,沒得讓別人誇獎於她,反倒都說她無理欺負妯娌,讓她潑辣、刁蠻無理的名聲,傳得更遠了些。
也因此,宋李氏越發的看不順眼蘇蘭。本來蘇蘭就是一個叫化子兒、本來那些田產地契房子都是她的……
宋李氏暗恨在心。卻又無可奈何,只每日想著法的找些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