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第2/3 頁)
傷,痛苦,思念,一切的感情都像是超越了凡人能承受的極限般,以平靜的可怕的樣子呈現。
怡親王一走,雍正帝便恢復了他愛新覺羅胤祥的名字,配享太廟。&ldo;忠敬誠直勤慎廉明&rdo;的怡賢親王胤祥,普天下唯有他們兩人分享相同的字,所有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僅如此,鐵帽子親王,是為大清開國時獨有的八位功勳至極的親王氏族所封,世襲罔替,世代榮寵至極。而此時,驚世的第九位鐵帽子親王也出現了,怡親王,正是這個雍正帝永遠都不希望他消失的名號。更不僅如此,除了弘曉世襲的怡親王爵,更再多封一位郡王由弘皎世襲。
怡親王胤祥的葬禮辦的是鋪天蓋地的逾制,雍正本人拖著病體的祭奠,見聞者無不落淚。全國上下的官吏,甚至邊陲百姓得知怡親王薨逝的訊息都陷入了一片悲痛中,道祭者常有。
雍正令將原怡親王府改為賢良祠,常年供奉香火,以怡親王胤祥功勳卓著而奉為首位。
逝者如水,伊人遠走。
胤祥的離開,幾乎像抽走了這個帝國的中流砥柱,也讓這個失去眼淚的帝王看到了生死的邊緣。
曾靜、呂留良案,從前胤祥一手包攬下的繁雜國務,一切都讓雍正日夜的操勞辛苦。
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y色、誅忠、好諛jian佞。
漢族文人對雍正的怨恨,官僚士大夫對雍正的不滿,曾經的八爺黨徒對雍正無法根除的仇怨……不管是事出有因,還是捕風捉影,亦或是憑空捏造,每一個詞都是刺目的猩紅,積聚在一起,就是一個牛鬼蛇神般可怕的千古昏君榜樣。
雍正並不是個完美的男人,他有很多缺點,雲煙心裡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她也更清楚真實的他是怎樣的人,縱然不完美,卻絕不是一個如此被誤解的昏君。
民間竟流傳著雍正與聖祖和妃在守靈期間有染才晉封她為貴太妃的謠言,竟然流傳著他一夜寵幸七八個妃嬪宮女的傳言,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啼笑皆非。
雲煙親眼看著曾靜戰戰兢兢的坐在御案邊吃飯,親眼看著雍正趴伏在御案上一字不漏的閱讀由曾靜口供和他所發上諭而最終收編成冊的《大義覺迷錄》。
她為他手持燈臺,為他照亮奏摺,他的疲憊,他的憔悴,他的倔強,他的悲傷,他的壞脾氣。只有她,才懂他。
這之後,就是長長的休養生息。多少人都不知道,雍正,還能否站起來。
她在暖黃的燈下為他摘白髮時,撫摸他的鬢角和發線,用唇瓣描繪他的眉心和睫毛。
愛一個人,不僅愛他年輕時,美麗的樣貌,更愛他華發叢生後,滄桑的靈魂。
201
201、他的女人
四阿哥弘曆的嫡福晉富察氏在雍正修養中時常帶著親手做的羹湯來盡孝探望,雍正和雲煙都很喜歡她。
她與四阿哥弘曆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弘曆府內女眷也都融洽和睦,頗有當年的四福晉那拉氏之風。之前弘曆的侍妾格格富察氏在六十阿哥病重薨逝期間為弘曆生得一長子,名永璜,由於時機不好,一直沒有大操大辦。
而此時嫡福晉富察氏生得一嫡子,可謂此時風雨飄搖中的難得慰藉!
雍正難得這樣開心,連雲煙也是。他沉思半響,在御案前紙上一筆一劃寫下一個:璉。
雲煙趴在他肩頭看到這個字,親親他的耳畔,他也丟了筆,看她笑。
這樣一個雍正欽賜的璉字,這樣及時出生的時刻,怎麼不讓四阿哥弘曆這樣心思剔透的人欣喜,不讓他對這襁褓裡小小的嬰孩心愛至極。
璉,宗廟之器。
幾乎比當初康熙皇帝看重弘曆還要更尊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