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皇恩浩蕩”(第3/4 頁)
他不介意再抬一抬。
“嗯,朕知道了。”
李隆基面色淡然道。
他本來不知道要如何賞賜方有德,聽聞方重勇的事情之後,瞬間便有了主意,便在心中不斷盤算。
越想越妙!
“將韋光乘撤職查辦,即刻帶回長安受審。朕懷疑他跟突厥牙帳那邊有勾結。”
李隆基忽然說了一句讓高力士摸不著頭腦的話!
“聖人,一方節度,不可輕動啊。”
高力士一臉緊張。
剛才不是在說方氏父子的事情麼,怎麼一下子又跳到韋光乘這裡了?
“朕任命的節度使,就應該是要開疆拓土的,怎麼能如韋光乘,像死狗一般在邊鎮睡大覺呢?
你看突厥如此桀驁不馴,韋光乘居然不知道帶兵去磧口威懾突厥牙帳,這眼光就遠不如方有德。朝廷人才多,難道就找不到接替的人選麼?”
李隆基很是不滿的反問道。
其實這裡頭的關節高力士也知道,問題還是出在李隆基自己身上。
節度使在這個時候權柄並不重,還有營田使、度支使、觀察使等職務掣肘,多為文人擔任。他們的任務,其實並不是開疆拓土,而是維護邊鎮的基本盤,不至於說朝廷中樞不用兵了,邊鎮情況就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此這些節度使,也並非是人人都有過硬的本事,很多人都是靠著裙帶關係赴任的。比如說韋光乘的本事就很稀疏,但他是京兆韋氏出身的,去邊鎮不過是混資歷而已。
可問題是,基哥現在的想法已經變了,他希望節度使可以為帝國開疆拓土,打算變更動不動就是中樞大軍出征的狀況。邊鎮出兵,省時省力,方有德已經向他證明了,邊鎮也可以打出大唐軍威來,並不需要朝廷派兵不遠萬里出征。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對比一下方有德,韋光乘真的不是差了一點半點,可名義上掌控的朔方軍兵力,卻一點也不比方有德要少。
因此,將其拿掉,換一個會帶兵會打仗的人當朔方節度使,就很有必要了。
這其實也是對府兵制徹底解體,中樞兵力空心化,邊鎮權柄日重的細節調整。
簡單的說,就是時代淘汰了韋光乘,卻連個招呼也不打。
“喏,奴這便去通知右相。”
高力士低眉順眼的行禮告退,快走到門口的時候,卻聽見李隆基喊了一聲。
“對了,方有德近年來加了太多官職,不好再行封賞。甘州刺史不是空缺嘛,讓他兒子方重勇去當個刺史體驗一下地方民情吧。
等他長大了,朕有大用。”
啊?
高力士猛然轉過身,快步走到李隆基身邊單膝跪下懇求道:“聖人,如此詔令,不可為之啊!”
讓一個十歲孩子當刺史,聖人這是在搞什麼啊!
高力士整個人都不好了,甚至感覺惶恐。
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看不透李隆基了!
基哥不管怎樣好色,無情,翻臉如翻書,把兒子當豬養,那也都還在尋常人的範疇之中。
但怎麼說也不能讓一個孩子當邊鎮的一州刺史吧!
別說是大唐了,古往今來,任何地方也沒有這樣的玩法啊。
“力士過慮了,朕只是想樹立一個典型,讓世人效仿罷了。”
李隆基很是隨意的擺了擺手說道。
方有德這個人,李隆基不好再給他加賞賜,總不能說隨隨便便就讓對方領兩個節度使吧?
既然不能大肆封賞,又不能寒了忠臣良將的心,那就只能賞賜小方,讓世人看到邊將為國開疆,聖人的賞賜是多麼豐厚,絕對是破格破例。
但是方重勇這孩子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