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5 頁)
�髡飧鋈耍�歉�掛採蠲堋�
其實趙天生早已知道王爺身中劇毒,聽說還是羅開所為,這時見他想得入神,還道自已剛才講錯說話,便道:「羅兄弟今次這樣做,也是人之常情。便是換著我,為求自保,也會這樣做。咱輩既身在江湖,間歇弄點小手腳,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我還是要多說一句,王爺不比其他人,倘若真的弄出大事來,到時恐怕不易處理,羅兄弟還是三思才好。」羅開點頭一笑,也不再多言。
二人沿著一條花徑,往小島東面緩步而行。此島由西至東,均以土提相連,南北卻有曲橋相通,把這個面積幾百畝的小島,呈田字形一分為四,分隔著四個小湖,變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絕色美景。
四個小湖邊全是環形堤埂,而四湖別莊便是沿著堤埂,蓋上大大小小的房舍,襯著湖色水光,更見旖旎。
此島前身,名為水凡保寧寺,北宋詞家秦觀,曾有『送僧歸保寧寺』一詩,詩中有云:「西湖環岸皆招堤,樓閣晦明如臥披。保寧覆在最佳處,水光四合無端倪。車塵不來馬足斷,時有海月相因依。」光憑這一首詩,足見在此島上看湖賞月,已是由來已久。
明朝萬曆年間,島的南端,建造了三座小石塔,稱為「三潭」,「三潭印月」便由此而來,至今乃西湖十景之一。直至清初,島上營建曲橋、堂軒,沿內湖植木芙蓉。清光緒年間,退休將領彭玉麟,曾在此營造別墅,但這些已是後話。
這時小瀛州尚沒建有石塔,但在朱瓔的精心佈置下,確見匠心獨運,別具一番光景。
二人走過一九曲橋,隔水與一堵白矮牆相望,牆的兩端,並無銜接,形若屏風。牆上開啟著四個雕花漏窗,牆內牆外,隔而不斷。羅開倚窗往內望去,見牆內幽雅寧靜,不遠處有一所石屋,屋旁四周,花樹倒影,搖曳生姿。羅開只覺咫尺之間,兀自大異有趣。
便在此時,石屋之內,隱隱傳來嬰兒哭喊之聲。
羅開停住腳步,留心細聽,發覺哭聲是由屋內傳出,他心裡奇怪,向趙天生道:「趙大哥,我還道島上居民早已盡去,再無外人居住,沒想島上也有嬰孩哭叫,真是大感意外。」
只見趙天生臉色微微一變,隨即笑道:「敢情是那些奴僕所生的小孩子,咱們也不用理會,到那邊走走吧?」
羅開見他神色有異,心裡更加犯疑,便知內裡必有甚麼隱情。趙天生既然不願開口說,他也不便多問,便與他並肩繞過矮牆,往島的北面而去。
二人行了不久,羅開忽地有所察覺,感到身後不遠處有人正在跟著。
羅開功力深厚,留神一聽,便知是兩個人。聽那二人步履輕盈,顯是身懷絕技的人物,若非留心細聽,絕難讓人發現。他不動聲色,仍是和趙天生有說有笑,徐步緩行。
羅開與趙天生拐過島的東面,沿著堤岸而行,但身後兩人,仍是遠遠隱身跟著。羅開心中暗笑,想道:「原來那公主始終信我不過,怕我逃離島去,早便派人在旁監視,既然你們要跟,儘管跟著好了!」
來到島的盡北處,放眼望去,西湖景色,眼下一覽無遺。只見天光雲彩相映,湖面猶如明鏡,真教人迷離倘恍,如夢乍回,大有如入蓬萊之感,怡然忘歸。
羅開望著湖面,突然問道:「是了,我心中正有一事,至今仍想不透,不知趙大哥可否見告?」
趙天生笑道:「羅兄弟要知甚麼事,儘管問好了,倘若我能回答的,決計不會隱瞞。」
羅開心想,你這人倒也厲害,說什麼能答則答,若然我問的是秘密事情,你便不答了!羅開微微一笑,問道:「據我所知,湘王的封地,聽聞該在荊州,怎地他會到杭州來,還在這裡設有王府?」
趙天生呵呵笑道:「原來羅兄弟是問這件事情,其實也沒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