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頁(第1/2 頁)
周欣聽到太后答應了,將手中的公主交給了奶孃,臨走之前還帶走了桌子上的一盤糕點。
唐梨花見狀更是失笑,皇上進來就看見母后臉上的笑,近日來的疲累也好似消散了一些。
「皇帝來了,快些坐下,哀家瞧你近些日子都瘦了,可是國事繁忙沒顧得上自己的身子?」
皇上請安之後,順著母后的話坐了下來。
「前朝的事情過多,實在是不得空閒,今日剛忙完便來看望母后了。」
唐梨花知道這是來跟自己說那些事情了。
果不其然,兩人閒聊一會,皇帝便將沈家的事情說了。
事情還是要追溯到前朝,據從沈家那些罪人口中審問出來的,其實在先帝時期,本來擬定的大位人選就是懷王。
而當初懷王根本就沒有造反,而是先帝為了皇位,蓄意陷害,為懷王扣上謀逆之臣的名號,從此再也翻不了身。
沈心怡的父親當時是懷王的伴讀,只是他當初病弱,只伴讀了很短一段時間,就在府裡休息,後來懷王出事,沈家為了不受到牽連,便與懷王劃清界限。
事情本應到此結束,只是懷王被先帝打發到荒蕪的封地之後,心中不甘心,透過自己留在京中的暗線,和沈家聯絡到了。
沈遇曾經當過欽差大臣,便是那樣的機會,沈遇去了懷王的封地,看到了懷王拿出據說是當時,先祖擬定他為太子的聖旨。
但是因為他被先帝陷害,只能淪落到此。
沈遇的設定是忠臣,他的忠心有點偏,沈遇認定大統,名正言順的大統,既然當初先帝是用不正當的手段登上皇位。
那現在皇帝的位子也就不屬於他,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沈遇同意配合懷王。
他要撥亂反正。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懷王拿先帝的出生做手腳,先帝是一位宮婢所生,在懷王口中,那名宮婢根本就是和宮中一名侍衛私相授受,才有了先帝這個孽障。
先帝就不是皇室的血脈,他的兒子更不配在那皇位之上。
沈遇正統,但也不蠢,不是一味的聽信懷王的話,雖然懷王拿出了很多證據,還有當初在宮裡的老人做人證。
但是沈遇回到京城之後,還是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在查這件事情,最後查出的事實,都和懷王與他所說的一般無二。
沈遇信了,下定決心要幫助懷王。
唐梨花聽到這裡有些驚訝,沒想到中間還有這樣的事情,在小說之中根本就沒有提起過。
「當真?」
皇上自然知道母后問的是什麼,若先帝真不是皇室的血脈,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皇上不知想到什麼,心情複雜,臉上也帶出複雜之色,他緩緩搖頭,「一切不過是那逆臣設下的一場局,他在多年之前就開始設下這個局,那沈遇便是被他選定,入局之人。」
唐梨花點頭,皇帝既然這麼說了,肯定是查出了一些東西。
只能說這位懷王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有野心想要謀逆,在事敗之後,還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做了一場大局。
果然是男主的父親。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沈心怡進宮也是為了父親的大計,實則在進宮之前,沈心怡早就有了心怡的情郎。
兩人樣貌家世都是相配的,就等到了年歲就去合八字定親嫁娶。
但是沈遇在和懷王的書信之中,兩人察覺到了必須在皇宮之中有一個自己的人,而且這人還要有一定的地位,被皇上重視,可以在後宮之中動手腳。
當時皇上也正在選妃,而沈家的女兒,除了沈心怡,剩下的不是庶女就是年歲還小,更何況沈遇也不放心別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