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見總裁(第1/2 頁)
科考是讀書人必經的一條道路,有人喜氣洋洋,就有人灰頭土臉。
原本的晴空萬里,卻突然颳起了風,毫無徵兆,風很是銳利,李承平頭上戴的帽子都吹偏了些許。
遊街自然不是把西安城都走個遍,沿著貢院門前的大街,新晉舉人們走了一圈就繞了回來。
似乎早有預料,李承平提前下馬。
見狀,其餘眾人怔然下馬,跟在他身後。
只見來人同樣戴著喜慶的大紅花,身著青色官袍,站著筆直,靜等李承平他們走到近前。
李承平走到面前深施一禮,青衣官吏笑道:“解元郎,總裁要見你等,不要誤了時辰。”
此人言語間十分客氣,但催促的意味明顯,想來是在此等候多時。
平復了下中榜的情緒,李承平展顏笑道:“勞煩大人。”
青衣官吏話中雖說是總裁要見諸位新舉人,但聽出話中意思的眾人都沒動窩。
貢院前的觀臺上就那麼大點,新舉人足有九十位,就算是硬塞也站不下啊!
李承平獨自走上前,第一次見到了從京城來的大官。
王明覺別看官職不高,可他序次很靠前。
朝廷升官首先看的就是資歷,隨後才是政績,別看王明覺一直在翰林院做事,偶爾身上掛個五寺的閒職。
可真要說起來,如今在場的諸位沒有一個比得了他。
一見幾位主考,李承平規矩的行了個弟子禮,恭聲道:“弟子拜見座師。”
科考過程中,座師負責出題、監考和閱卷。
等日後考生入朝為官,主考官便成了考生的恩師,潛移默化的李承平就成了王明覺的門生,他們會在官場上相互照應,形成一種政治集團。
這種政治集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像黨派是由利益牽絆,座師並不會逼門生同進退,但兩者就是扯不清道不明的爛關係。
反正李承平的這麼認為的,舉個例子,一旦有了牽絆,王明覺若是造反,別人都會懷疑李承平是否串聯其中。
那天王明覺幹了什麼錯事,例如造反被誅十族,李承平那也是要掉腦袋的。
不過不全是壞的地方,往後李承平被弄到那個犄角旮旯,說不準就是王明覺撈的他。
就是這麼狗帶,好處多多,壞處也不少,總體是好處大於壞處。
現如今,王明覺沒做錯什麼,李承平也沒幹壞事,兩人自然親近的不得了。
王明覺開懷大笑,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讚歎道:“果然是一位青年才俊啊!”
他與魯嚴議對視一眼,兩人很有默契地都選擇了李承平作為解元,自然是事出有因。
魯嚴議對李承平第一場考試中的四書五經題目尤為讚賞,他認為李承平的文章風格既不生硬刻板,也不落入俗套,而是充滿了個人獨特的見解。
而且接下來的第二場、第三場文章更是讓他們眼前一亮。
這只是一方面,還有則是因為李承平不落俗套的文章讓他們有了想法。
東宮日講不是原本已經不被他們所期望,只求回京後不被人恥笑,但李承平的文章給他們希望。
既然正路走不了,那麼野路子也不是不行。
在拆封糊名前,王明覺原以為這位才華橫溢的解元郎應該是一個年長一些的考生。
然而當他們開啟試卷後,驚訝地發現李承平竟然只有十六、七歲左右,還是個尚未弱冠的少年。
更令人驚歎的是,這個年輕人的字可謂是顏筋柳骨,剛柔並濟,筋骨分明。
顯然,這是多年來刻苦練習的效果。
儘管李承平的字型帶有一定的模仿痕跡,但仍然保留著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