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激動的朱元璋(第1/2 頁)
問著問題。
一行人,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吳王府的耕地。
雖然說是耕地,因為是在金陵城內,其實地方大小連一畝都沒有。
面對老朱的疑問。
朱橚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了他的研究手冊,遞了過去。
老朱接過冊子問道:“這是什麼?”
朱橚道:“這是孩兒研究土豆的記錄,您看了之後,就知道了!”
老朱聞言,開啟了冊子第一頁。
【洪武八年五月,派往西方的商隊終於回來了,讓人驚訝的是,其中有一個大明沒有的作物,名為土豆。】
【不過聽商隊的人說,土豆的產量只有100斤,在西方並不起眼,人們只是把他當做花朵來欣賞!】
老朱看到這裡,有些失望。
正如老五說的一樣,畝產100斤,這個產量太低太低,怪不得西方人們也只是用來欣賞。
他接著往下看。
【八年六月,帶著好奇,我種下了土豆,開始記錄觀測!】
【第一茬,帶著研究的心態,我用了一些肥料,但是看漲勢,土豆似乎不怎麼看土地環境!】
【第一茬,成熟了,果實竟然是在地裡,一顆顆的還挺飽滿,產量卻不太好,種這種土豆,能餓死人!】
【不過意外出現了,有一批土豆的產量十分驚人,不知道是肥料的原因,還是本身擁有巨大的潛力,我打算分批次,分情況,分環境,不同繁育,爭取研究清楚。】
看到這裡。
老朱沉默,難道真的潛力超群。
如果真的很有潛力的話,西方那些人怎麼沒有發現?
帶著疑惑,老朱接著往下看。
【第二批的都成熟了,效果很喜人,不同環境條件下,竟然培育出了五種不同的土豆!】
【口味好的、產量高的、果實大的、脆的、軟糯的,前三者要重點研究,爭取三者結合!】
【重點:第二批產量堪比麥粟,應優先提高產量!】
一時間,朱元璋的呼吸就開始急促了起來。
無論如何,到這個時候,橚兒就已經發現了一種堪比麥粟產量的糧食。
換做是其他人,肯定第一時間報朝堂,準備等待加封受賞了!
然而,科學讓橚兒沒有止步不前,接著研究。
朱元璋也不再細看,因為很多術語他都看不懂,而是挑關鍵資訊查閱。
他急忙翻頁。
【第三批,第一次雜交失敗了,不過也不算是失敗,成功了一小部分,不知道效果怎麼樣!】
老朱心裡一緊,怎麼還失敗了?
這糧食的事情,萬萬不能失敗啊!
還有最後的那句,成功了一小部分又是怎麼回事?產量有提升嗎?
老朱接著看。
【第四批成熟了,效果很喜人!第五批已經種下去了!】
老朱又翻了好幾頁,找到了最後的資訊。
【漲勢很驚人,產量估計要超出預計了,還有半個月就能熟了,到時候應該可以批次播種了!】
看到這裡,冊子已經寫完了。
最後一段,墨水尚未完全風乾,可以看出來,是老五今天寫下去的。
一本冊子,寫了很多很多。
怎麼看也不像是造假的。
那就很簡單,這一切都是真的。
怪不得當時橚兒在傻笑。
原來是自己錯怪他了。
老朱合冊子,平復好心情問道:“土豆,如果成功了,產量幾何?”
他完全沒有問失敗這回事。
如果排出橚兒是在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