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末手黑太子大道獨行 > 第35章 內帑存銀

第35章 內帑存銀(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哼哼,若不是老子剛剛掌權,還要與六部等衙門通氣,換成朱元璋,一會兒就讓你們在午門吃個夠,吃到活活撐死為止!

甄淑當然不會沒事找事,這種事必須快刀斬亂麻才行:“啟稟太子殿下,微臣並無異議,只待都察院備案上奏,殿下御筆勾決,刑部便可行刑了。”

事關重大,要處理掉四十一位勳貴,連同他們的家眷,口頭判決最後還是要變成奏疏批覆或詔書正式下達的。

除了本朝太祖時期,罕有懲處如此數量,且位高權重的勳貴之案例,若是太子將此事昭告天下,勢必引發不小的震動。

不等太子另起話題,戶部尚書李待問忽然出列插話:“啟稟太子殿下,微臣以為,查抄之財產,理應由戶部予以清點,歸入太倉才是妥當之舉。”

隨著戰事吃緊,耗資甚大,朝廷早已入不敷出,六部的官員都在盯著這筆鉅款,戶部更是首當其衝,若是能夠得到勳貴們的家產,便能大大緩解當下頗為羞澀的窘境。

假如被太子搶先一步得到,將這批銀子送進皇室的內帑,戶部再往出要,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太子是否吝財上不得而知,但任誰往外掏幾十,乃至上百萬兩的銀子,都會考慮再三。

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也出列,支援李待問的建議:“微臣複議李尚書所言,若是進了戶部,則方便各部奏疏支取,無須再向內帑索要了,可謂事半功倍。”

工部尚書劉遵憲、吏部尚書莊欽鄰、禮部尚書林欲楫紛紛出列,表示贊同二人的說法,只有刑部尚書甄淑站在原地,暫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如今太子要免去江北各地的“三餉”,勢必導致歲入驟減大半。對朝廷,特別是太倉來說,勳貴家產便是為數不多的鉅額收入了,萬不能悉數歸入內帑。

就算一家有五萬兩的財產,四十一家總計也有兩百萬兩之多。看三位國公的情況,實際數額遠不止這些,少說也得有三百萬兩以上,或可解六部的燃眉之急。

見到群臣集體反對,么雞也沒有冥頑不靈,算是退了一步:“既然諸位愛卿都堅持如此,那本宮就從善如流吧。不過,不論是黃金銀兩,還是拍賣其他物品的所得,必須實報實銷,若有監守自盜之徒,一經查實,三天之內,必要人頭落地,諸位愛卿可敢代本部立下頭名狀?”

有了這東西,別說到時候老子翻臉無情,這就等於是讓黃鼠狼看雞窩,不出事才怪。

你們就等著瞧吧,看看到時候該怎麼收場!

“繼周,擬個簡要的諭令,讓諸位尚書在上面簽字!”

這就是2.0版投名狀,上午在1.0版上簽字的那些,現在都變成了監下囚了。

東宮秉筆太監李繼周領命便快速寫好了一份對賭公文,連身旁的內侍們都看出來,這更像是太子給朝臣設下的圈套。

“李尚書,請吧!”

李繼周拿著寫好的東西走到李待問近前,大家都姓李,皆為大明效力,可倚仗的物件卻截然不同,一個太子的內臣,一位是皇帝的屬下。

這下戶部尚書就騎虎難下了,此事由他牽頭,沒想到卻走到這般地步,想起勳貴們簽字的情景,李待問不禁有些脊背發涼。

事到臨頭,李待問按耐不住不滿的情緒,徑直向太子發問:“啟稟太子殿下,查抄財產歸入太倉乃是慣例,何至於此?實乃我朝罕有之事,絕非乾綱,還望殿下三思!”

要點錢還得簽字畫押,跟賭命無異,今後朝政皆如此行事,便是君臣離心離德之狀況,太子還如何取信於群臣?

最後一句就是抨擊這種做法不是為君之道,歷代大明皇帝都沒這麼幹過,你一個太子,在監國的第一天就逼著大臣簽字,實在是做地很過分。

么雞微微一笑,開始和風細雨地教訓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