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唯快被破(第1/4 頁)
以朱慈烺自身獲得大禮包之後的經驗來判斷,十二個月的武器裝備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三個月能長期使用。
餘下四分之三都得變成器官捐獻者,否則另外四分之一的武器裝備也會因為缺乏彈藥和零部件而不得不癱瘓。
像“挑戰者”-III型與“豹”II-E型主戰坦克,使用的都是是萊茵金屬的120毫米滑膛炮,與泡菜的K-2主戰坦克所安裝的火炮型號一致。
因此才獲得了同型號的彈藥,否則打光自身攜帶的彈藥,那就可以當拖拉機來用了……
現在英第一軍、西第一軍、俄第一軍帶著一群即將變成拖拉機的重灌備,都在波斯東部地區奮戰。
波斯雖然是高原地形,北部也有厄爾布林士山脈作為天然屏障。
然而東北部屬於高原開闊地帶,腹地為卡維爾鹽漠,該鹽漠的西北方向便是都城德黑蘭。
可以說攻佔波斯全境非常艱鉅,但只是攻佔波斯北部,奪取德黑蘭,倒是不是很難。
侯賽因也意識到了這點,便下令在東北部邊境地區修建了三道防線,用來阻擋敵人的進攻。
總的來說就是利用小山、壕溝、碉堡,將天然與人工地利優勢相結合。
在這些可以利用的地方部署反坦克導彈、反坦克炮、火箭炮、榴彈炮、防空炮、防空導彈。
前沿陣地佈設大面積的雷場,而裝甲部隊則隱蔽在後方,配合機群,伺機進行反衝鋒,這屬於典型的防守反擊戰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波斯東向要抵禦明帝國,西向要聯合以色列,一起對付奧斯曼帝國。
雙線開戰的代價就是要分散兵力,更何況波斯南部還有一條綿長的海岸線,並不利於全線防守。
好處是南向水域是水道較為蜿蜒曲折的波斯灣,並不利於大艦隊的展開,反而波斯海軍的小型艦艇顯得如魚得水。
但從宏觀上來說,即使侯賽因與大衛王和師仁結盟,也要面對朱慈烺、易卜拉辛、路易十四的三巨頭組合。
後者幾乎是這個世界上實力最強的三國,如今波斯與以色列居然都給得罪了……
本來明帝國與法蘭西帝國都沒有參與進來,然而隨著侯賽因的實力快速膨脹。
不但搶佔了法屬印度西部地區,還包庇了朱慈烺的敵人。
這就意味著波斯同時損害了明帝國與法國的利益,對方自然要用軍事手段來討回公道。
最開心的就是易卜拉辛,本來以一敵二比較吃力,這下來了兩個強力幫手。
就算加上師仁,也就是三打三,然而己方這三巨頭的組合,絕對能讓易卜拉辛如釋重負。
上一次明、法、奧三國聯手,還是在消滅神聖羅馬帝國的時候。
路易十四都沒想過在有生之年,自己居然能第二次碰到這種事。
奧斯曼帝國與法蘭西帝國在明帝國崛起之前,就是非正式的盟友。
因為法國高層將由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西班牙帝國視為頭號威脅,算上東邊的神聖羅馬帝國,法國在地緣上等於被哈布斯堡家族給夾擊了。
在得罪奧斯曼人的話,那基本上就沒有好下場了,所以與奧斯曼帝國暗通款曲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法國搬到了東亞,與奧斯曼帝國更是沒有實際上的利益糾葛,為了對付同一夥敵人而成為盟友就順理成章了。
路易十四起初是不相信世界上有不知死活的玩意的,但先有利奧波德父子,後有侯賽因,他也不得不信了。
法國實力再弱,也要比波斯強,波斯趁法屬印度發生叛亂,而搶佔了西部地區,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之舉。
現在終於讓老朋友忍無可忍,倒是避免了己部出現大量傷亡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