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2/3 頁)
do;性驅力&rdo;及&ldo;性的夢&rdo;這一話題有意淡化了(這點同出版限制沒啥關係,相對而言,我國對於這種學術解讀類書籍的內容及文字尺度,還是相對寬鬆的)。
好了,至此,漫長的第六章就此打住,讓我們接著進入到下一章吧。
第28章 情感與理智(1)
夢中的情感與理智其實並不比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情感與理智簡單,反而更加複雜些。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一些情緒問題,是經由意識層進行了篩選、過濾的‐‐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爆發出來(被維護常態的審查機制所壓制),之後才轉變為相對來說沒那麼表面化的一種情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潛意識之中的一些因素沒有浮現出來(被壓制),壓制的原因是更為嚴格的&ldo;常態審查機制&rdo;在對此加以限制(這點前面章節中說過了:必須保證個體身處於社會中的常態)。
還是拿香菜那事兒來舉例。假如我一整天都能若隱若現地聞到那個香菜的氣味,我不一定會為此暴跳如雷,但很可能一整天都會不高興(因為那啟用了潛意識中那令我不安的記憶)。而當我脫離了那個充滿香菜味道的環境後,我也許會因為一些別的事情憤怒(所謂遷怒)。那麼之前,身處在&ldo;充滿香菜味道的環境&rdo;中的過程則是情緒的積蓄過程。之所以積蓄是因為我不知道小時候被香菜裡面的螞蚱嚇到(假定那時候還並不知道)過,那麼我對香菜氣味的反感(不安情緒)只是隱隱地影響著我,暫時不會被觸發,因為並沒浮現到意識層。
剛剛所說的還只是個不夠具有代表性,也不夠徹底,同時也沒有包含更為複雜的感情的例子。而實際上我們情緒的複雜程度遠遠不止這麼簡單,這也就是本章獨立存在的根本原因。
唧歪這麼多,讓我們開始吧。
一、夢中那糾結的情感
在夢中所出現的情感不見得就是真實的情感,因為那是經過偽裝、凝縮及轉移之後的&ldo;情感&rdo;。
例一:&ldo;請家長的夢&rdo;看上去是一種嘲諷,而實際上是憎恨和報復心態。
例二:在弗大爺記載過的那個有關&ldo;葬禮的夢&rdo;中(其實是愛情故事),少女參加姐姐唯一孩子的葬禮並不感到悲傷,反而帶著一種期待的喜悅(與心上人見面)。
例三:&ldo;恐怖詭異的夢&rdo;裡所帶出的那種強烈且鮮明的恐怖感,只不過是一種掩飾罷了。
例四:在&ldo;破碎的夢&rdo;中,我對於那位女孩的糾結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確、直接地表達出來,而是透過各種暗示及手段掩蓋。還有,在第三個碎片中,我和她所爭論的那一幕,其實並不是我和她之間的問題,而是我自己在糾結,這顯然也不是真正的情感問題‐‐我並未因此憤怒或者有任何情緒。
這些都是夢中情感的體現方式‐‐偽裝性質的情感。這種偽裝性質的情感我覺得說得夠多了。那麼,真正的情感在夢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呢?還是用我的另一個夢來說明這點吧。
來自克里斯蒂娜的悲傷
這個夢簡單至極。
在夢中,我彷彿身處於裝潢精美、格調優雅的一座宮殿中。夢中幾乎大部分時間我都在閒逛(但是我並不記得自己都看到了什麼)。當我走到一幅巨大的油畫前,我被這幅畫所吸引,然後就一直停在那裡看這幅畫,直到這個夢結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