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不能想,越想心越揪,越想越是後怕。
拉回神思,對著太醫一躬到底:「還請劉太醫費心。」
劉太醫哪敢受這麼大的禮,連忙避開:「林大人放心,我定盡力。」不說旁的,聖上有旨,自也要盡心的。
待太醫離開,瑩玉方道:「父親什麼時候得空,教我跟姐姐茶道,我們一同品茗。」既然要用,自然是連著父親一起的。太醫也給他開了藥,之後是要一起用藥的。有太醫調理,林黛玉的身體本就會好轉,她給用上一回空間的水,能讓她的身體好的多一些,但又不會好的太多。如此一來,便是太醫診脈也只會覺得他的醫術高明,用的藥極為對症,而不會想其他的。
「此事為父來安排。」
瑩玉聽後,只能耐心等侯。
再說兩位嬤嬤,一姓李,一姓趙。趙嬤嬤被分到黛玉院裡,李嬤嬤則跟了瑩玉。姐妹兩與兩位嬤嬤見了禮,便各自歸院。在被領進瑩玉院裡之前,林如海曾單獨見了李嬤嬤一回。
「瑩玉曾拜師青城道長。」林如海直言。
李嬤嬤就是一驚:「青城道長?雖未聽說過此人名號,但卻似乎是出家人?」
「不錯,青城道長確為出家人。」林如海肯定了她的猜測:「瑩玉雖未出家,可命數在不在紅塵俗世,卻無法肯定。因此,她要學的與一般閨閣女子並不相同。嬤嬤以後替我看著些,只要不出大岔子,小節方便,不必強求。」
李嬤嬤眉就皺了起來,「老爺的意思,二姑娘將來許是會出家?」
「此事我亦不十分確定,一切還需看命數。」
李嬤嬤十分不贊同:「老身說句逾越的話,我瞧著二姑娘聰穎靈透,不輸大姑娘分毫。老爺該想法子為她將來謀劃才好,怎麼卻好似要放手任其發展一般?需知姑娘年歲尚小,只要好生引導,想來不至於生出那樣的念頭來。」
林如海苦笑,「此事我焉能不知,只是人豈能與天鬥?」他不想麼?要那賜予機緣的非是凡人,他若是強求,為難的不過是自己女兒。到不如任其發展,將來,且看瑩玉自己如何抉擇。「引導一事,嬤嬤盡可施為。只是不可叫她為難,一切需得她自己抉擇。」
李嬤嬤有些氣悶,可人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只能聽令。即便她是宮裡出來的,可既然已經出來了,以後林大人就是主家,她終不過是下人。「老身明白了。」
瑩玉並不知林如海為了她又做了許多,此時她正在翻著下面的人搬過來的帳冊。
衣食住行,她現在正管著家裡的衣食,而住行方面的事情則歸了林黛玉。
衣和食相對來說總是更加零碎一些,尤其是食,幾乎每日都要採買,銀錢不多,只零零碎碎,顯得特別市儈。瑩玉本就是俗人,到不在乎這個,只是這帳要對也確實麻煩。
尤其不知是本該如此,還是下面的人有心為難,他們把前面十來年的帳本竟全都搬了過來。
要她將這些帳目全都算清,著實浪費時間的很。尤其這些帳本記得凌亂含混不清,看起來更加費勁。
看了兩本,她就將手裡的冊子丟了回去。
喜鵲忙端了水上來:「姑娘,不看了麼?」
「不看了。」瑩玉接過水,喝了幾口,對劉嬤嬤道:「嬤嬤,回頭讓劉大哥幫我辦件事。」
劉嬤嬤忙道:「姑娘您說。」
「這帳本回頭您帶一本回去,讓他把帳本上提到的物品全都抄下來,再去市面上打聽下價格,寫在後面予我即可。」
劉嬤嬤連忙應了:「姑娘放心,我回去就讓他去做。」
「那您替我謝謝劉大哥,書房裡的紙墨您挑一些給他帶回去。」劉大哥叫劉和,乃是劉嬤嬤獨子。劉嬤嬤的丈夫本是平民,因此,她的兒子也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