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雙倍快樂】...)(第2/3 頁)
是需要別人認可的,小孩子更是如此。
第二天霍善就吃上了霍小白辛苦脫殼後磨出來的白麵。
家裡的肥母雞也換了新口味的雞糧:麥麩拌野菜。
霍善摸著小肚皮,看老母雞在籬笆圍欄裡頭咯咯叫。
美滴很,美滴很。
得知李長生為霍善備了許多白麵,李時珍摸著鬍子給霍善講解一些治病小妙招:【你可知道麵食也可以當藥來治病?】
霍善聽後頓時來了興致。
麵食可是他的最愛!
吃麵食還能治病的嗎?
李時珍道:【最有名的麵食傳說要數和仲景前輩有關的‘餃餌’。】
【相傳仲景前輩從長沙歸鄉,見到鄉人們耳朵凍得潰爛,便買了許多辛味藥材與羊肉一起熬了鍋湯藥,而後又將肉和藥草撈起來剁碎包在麵皮裡一併煮熟——這便是‘餃餌’了。】
【仲景前輩把餃餌連著湯藥分給窮苦的鄉人吃掉,那個冬天他的家鄉再也沒有人被凍壞耳朵了!】
張仲景:【………】
張仲景不小心捻掉了自己幾根鬍子。
華佗笑呵呵地說道:【看來仲景兄這個長沙太守可謂是富得流油啊。】
眾所周知,明代小說是華夏文學史上一顆明珠,這也導致李時珍這個明朝人掌握了各種各樣的傳說故事,許多東西到底是好事者編的還是真正發生過的已經難以確定了。
反正到了明朝,張仲景已經普遍被稱為“張長沙”,據傳他在擔任長沙太守期間,曾經在官衙中給人看病。於是本來官員在官衙辦公才叫做坐堂,後世也將大夫坐鎮醫館給人看病稱為“坐堂”。
至於這些傳說故事有幾分真幾分假,就只有說的人自己知道了。
畢竟張仲景本人又不曉得後世到底是怎麼編排他的。
哦不對,現在他曉得了。
須知東漢末年災害連連,糧食短缺是常有的事,麵食這麼精細的東西連富貴人家都不會頓頓吃,想拿來大面積派發著實不容易。所以這又是麵皮又是羊肉的,張仲景也不確定自己當完長沙太守以後發不發得起。
現在他們的共同目的是要引起霍善的學醫興趣,張仲景也沒辯駁李時珍的話。
霍善才三四歲,哪裡會計算成本,他聽完餃餌的做法和功效以後便想到冬天自己耳朵挨凍的感覺。
吃餃餌,不凍耳朵!
霍善眼睛亮了起來。
李時珍見自己的辦法奏效,又給他講了幾種能當藥來吃的餛飩。
比如腹瀉可以用白扁豆花和豬裡脊肉做餡。
比如脾胃弱乏可以用黃母雞肉做餡。
這些餛飩又好吃又能治病,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時珍循循善誘:【這些都記在我整理的《本草綱目》裡頭,你有空可以看看。】
霍善連連點頭,二話不說跑回家問李長生:“師父,你會做餃餌嗎?你會做餛飩嗎?”
李長生:“………”
這都是什麼東西?
許多吃法哪怕已經存在,與後世的叫法還是不一樣的,何況尋常百姓家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白麵,哪裡能琢磨出什麼吃法?所以大夥哪怕拿到了白麵,頂多也就拿來做個餅,蒸出來的叫蒸餅,煮出來的叫湯餅。
根本沒後世那麼多花裡胡哨的花樣。
李長生並不急著說不會做,而是仔細詢問霍善餃餌和餛飩是什麼、他又是從哪裡聽來的。
霍善道:“別人告訴我的。”
至於是誰說的,他又講不清楚,只說是個長鬍子的小老頭兒,很老很老,但很小很小。
李長生認真琢磨著霍善的話。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聽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