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這種說法不僅來自官方,而且也是在新秩序下的克里姆林宮最貼近實際情況、最為可信的說法。在就職宣誓儀式上,弗拉基米爾·普京鄭重宣佈實行“法制”。在以前,總檢察院立案偵訊必須得到克里姆林宮的首肯。5月中旬,在一次立案偵訊時總檢察院也向普京請示怎麼辦,普京當時就回答:“依法行事。”
檢察官的職業和職責要求,一旦發現明顯違法行為,應當立即採取行動,有如消防隊員收到火災警報一樣快速出動,或者,就像一名堅守“希波克拉底誓言”的醫生那樣。為監督法律的執行而成立的檢察院,就是要保證在違法行為出現時進行立案調查,並根據調查的性質和條件來決定審訊、批捕和搜查。不過,幾乎沒有哪位政治評論家認真對待偵查員尼古拉耶夫的宣告。一位觀察家曾指出:“我們這裡不是讓卡塔尼亞出名的義大利,也不是擁有肯尼思·斯塔爾的美國。”與此相似的情況是1997年秋天的“稿酬風波”。當時,阿納託利·丘拜斯正在寫一本有關俄羅斯私有化的書,書雖然還沒有寫完,但已經收到了鉅額預付金。當這件事情被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阿納託利·丘拜斯惱火地吼道:“不就是10萬美元嗎!”現在,一些記者也如出一轍地聲稱:“不就是1000萬美元嗎!哪一個寡頭會沒有汙點!”
與古辛斯基走得很近的俄羅斯猶太教的主要拉比 .沙耶維奇曾說道:“是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攫取的財富比1000萬美元要多得多,他們的名字經常見諸報章,形象也頻頻出現在電視螢幕,但卻沒有人將他們投進監獄。” 那為何古辛斯基就該被抓進去呢?
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弗拉基米爾·烏斯季諾夫拒絕與記者們見面並回答提問,並且,在逮捕古辛斯基之前他出差去了俄羅斯東部地區,因此大部分報紙和電影片道都不得不自己生編硬造這場政治醜聞的所謂內幕說法。如今這些說法主要有五種。《側影》週刊的韋洛妮卡·茲洛特尼茨卡婭寫道:“逮捕弗拉基米爾·古辛斯基的行為並非希望將俄羅斯總統放在受攻擊地位的敵人所為,而完全是弗拉基米爾·普京本人自己採取的行動。” 在獲釋後接受的幾次採訪中,古辛斯基自己宣佈:“我之所以遭到逮捕,完全是弗拉基米爾·普京出於個人原因的報復行動,這裡甚至沒有所謂的政治原因,而只是總統本人對‘木偶’節目的痛恨。” 對此,伊戈爾·特羅斯尼科夫在《貨幣》週刊上這樣寫道:“普京一切都瞭如指掌,他還親自指揮了逮捕古辛斯基的行動。克里姆林宮對獨立電視臺拒絕將普京的木偶形象從螢幕撤消感到惱羞成怒。” 古辛斯基控股的“梅地亞…橋”集團副總裁伊戈爾·馬拉申科在歐洲各國出差也證實了上述這種說法:“他們早就擬訂好了行動計劃,我完全確信,沒有普京的首肯他們根本就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根據我所得到的不確切的訊息,6月13日早晨,當護法機關將逮捕古辛斯基的事告訴總統時,普京沒有反對。”
普京和他的對手們(10)
而普京自己6月13日晚在馬德里卻宣稱,逮捕古辛斯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普京向隨行的俄羅斯記者解釋:“對於這件事我一無所知,這是總檢察院獨立做出的決定。你們也應當明白,對我來說(逮捕古辛斯基)是件令人懷疑的禮物。”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普京在更為詳細地談起“古辛斯基案件”時指出,古辛斯基及其控股公司的許多商業運作讓人生疑,其中包括那些拖欠償還的幾億美元貸款。不過,要弄清楚這一切需要的是進行認真調查,而非急急忙忙採取逮捕行動。普京宣佈:“我個人認為,不應當這麼做。可以採取其他方式讓他(古辛斯基)配合工作,例如,讓他簽署不出境的保證書。逮捕是一種過於強制的措施,但是我不能禁止檢察機關這樣做。根據我們的法律,無論是總統還是政府都無權領導檢察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