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為了保障工業發達國家的安全,的確需要陸軍、海軍、空軍、空降部隊、坦克及導彈部隊。為此,在高官與專家之間曾發生眾所周知的爭議:對於俄羅斯更重要的是現代化的、裝備精良的機動陸軍,還是導彈核武器綜合系統。現在,在這個爭論中又增加了新的內容。俄羅斯需要所有現代化的武器、各兵種,但尤其重要的是發展所有種類的特工部隊及各種特別的裝置、手段及安全體系,因為與恐怖分子的戰爭沒有戰線。
國家防衛與使用武裝力量的總戰略也應該改變。2002年10月29日,弗拉基米爾·普京可能做出了他的總統生涯中最強硬的宣告。他說:“國際恐怖主義越來越猖獗、越來越殘忍。世界的各個角落不時傳出要使用特別物質的威脅,這些物質造成的影響可與大規模殺傷物質相比。如果有人對我們的國家使用類似的手段,即使是一種企圖,我們也將以同樣的方式回擊對俄羅斯聯邦的威脅。恐怖分子本人及其精神支持者、經濟支持者建立的組織所在地都要受到打擊。我要強調,不管他們身處何地。”
隨後的幾天,在強力部門領導人會議上,普京下令改變使用武裝力量的總戰略、總計劃,對俄羅斯的軍事理論及國家安全構想做必要的變動,從2003年預算中再增加30億盧布用於鞏固與發展聯邦特工機構、內務部及軍隊。甚至《新報》也以幾乎贊同的口吻報道了這些決議與計劃。
2002年11月一份美國報紙上寫道:“該是西方對普京總統施壓的時候了。” 但美國政府有自己的打算。10月26日,喬治·布什的新聞秘書宣佈,美國總統支援克里姆林宮為消除人質危機採取的措施。美國總統將部分人質死亡的罪過歸咎於恐怖分子。喬治·布什在對媒體的評論中指出,美國將自己的俄羅斯同行不僅看作是同國際恐怖分子做鬥爭的志同道合者,同時還是這場鬥爭中的主要合作者。來自白宮的報道還稱布什把普京當作其個人的朋友,並“強烈地感覺到”在這困難時刻自己應站在普京一邊的責任。美國總統還譴責阿·馬斯多托夫與“恐怖分子的聯絡”,透過了要與他保持距離的決定。 2002年10月、11月,對普京給予極大關心的還有其他西方大國的領導人。
2002年秋莫斯科劫持人質事件(11)
但是,只過了幾個月,反對恐怖主義聯盟的這種統一又面臨著新的、更復雜的考驗。
在克里姆林宮執政的第四年(1)
俄羅斯在康復
90年代的10年,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在評價俄羅斯社會政治和經濟總體狀況時,最經常使用的概念是“危機、混亂和病態”,而不是“改革”。不過,評價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執政、擔任國家元首的四年時,幾乎沒有人說到危機與混亂。俄羅斯這些年克服了無政府與衰退狀態,並開始了緩慢而謹慎的前進。國家在成功解決很多現實問題的同時,開始著手90年代已常常談起的改革,而這些改革當時無法開始,是因為國內社會與政治形勢的不穩定。
俄羅斯的確仍然是個傷病累累的國家,它的疾病不僅是90年代,而是整個20世紀積累起來的。這些病症的特徵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任何一家反對派的報紙上找到對這些特徵的列舉:2002~2003年這個冬季,全國有幾所學校發生火災,幾十個孩子死亡;車臣恐怖活動奪走了一百多名平民和軍人的生命;俄羅斯各地有幾萬人家裡沒有暖氣;工人、職員和老人並非總能按時拿到工資和退休金;國內還有很多的貧困人口、難民、失業者和無人看管的兒童;監獄和醫院暴滿;國內的犯罪率依然很高,腐敗現象嚴重;幾乎每天的報紙上都能看到官員、商人、法律工作者、甚至國家級的政治人物被暗殺。但俄羅斯已經在康復,其徵兆也是多種多樣的。
在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