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布什和戈爾是想把俄羅斯轉變成朋友,如果成不了朋友,至少應是一個馴服的小夥伴,但他們的企圖最終徹底破滅了。布什等人得出這種結論的根據,不僅是由於葉利欽的不可預測和變化無常,而且也是葉利欽周圍的腐敗以及俄羅斯政府總理和副總理的頻繁更換。
北約針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明顯加劇了俄羅斯社會的反美情緒,同時也加劇了美國精英中的反俄情緒。俄羅斯處在雙重壓力之下:來自西方的北約軍事力量和來自南方的伊斯蘭極端主義以及這種極端勢力的軍事組成部分——國際恐怖主義。但這些威脅卻成了促成普京上臺的主要因素。
在布什周圍,認為俄羅斯還要繼續衰敗的觀點占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俄羅斯並不算小的核潛力以及它針對中國、伊朗、敘利亞、朝鮮、伊拉克、古巴所奉行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又讓美國感到擔心。據推斷,只有布什才有能力終止俄美之間的各種遊戲,他不會向俄羅斯做出任何讓步——不管是反導問題,還是北約擴大問題。
在布什最初就對外政策所作的宣告中,關於俄羅斯的詞句很少。布什說:“我們的對俄政策將在原則上有別於前一段時間。我們自己不會,也不鼓勵別人把錢投給這種體制,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把錢用在什麼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錢不是用在發展市場和經濟上。在俄羅斯進行經濟和法律改革之前,在俄官僚體系反腐敗沒有明顯結果以前,我們不打算改造俄羅斯了。” 這話傳到克里姆林宮,接受起來非常痛苦。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喬治·特尼特向美國總統和國會上院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題為《2001年的世界威脅》,這份報告包含很多對俄羅斯的指責。按照對美利益威脅的等級劃分,中東被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擁有核潛力的俄羅斯。特尼特最不滿意的是俄羅斯增加國防預算,他用限制民主和言論自由的視角來看待俄羅斯當局與寡頭的鬥爭。在喬治·特尼特看來,國際恐怖的危險遠遠小於俄羅斯與中國、印度、伊朗和伊拉克的合作。
2001年2月,曾經有人企圖取消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內的單獨對俄機構。美國當局的某些高層人士解釋說:“對我們來說,俄羅斯今後不過是個二級優先方向,沒有必要賦予俄羅斯什麼特別的意義。美國要和俄羅斯一對一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少了。如果美國覺得俄羅斯提出的倡議還算理智,那就會準備研究研究這些倡議,但美國不會主動向俄羅斯提出建議。”類似這樣的宣告和言論不止一個。美國國會還透過了兩個對俄羅斯非常不友好的決議:一是涉及俄羅斯的車臣政策,二是俄羅斯對古巴的政策。
2001年3月,美國突然宣佈要驅逐50名俄羅斯外交官。莫斯科馬上發表宣告,聲稱俄羅斯在此情況下也要驅逐50名美國外交官。“間諜醜聞”就好像新的冷戰開始。在此之後不久,俄美雙方相互驅逐了4個使館工作人員,媒體對該事件的追蹤、評論持續了很久。布什總統4月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尊重俄羅斯。如果俄羅斯人能夠等待下去,他們自己會體會到這一點的。但我們不希望看到,簽訂反導條約的1972年成為我們相互關係的計時點,就讓2001年成為俄美關係的計時點吧!” 對俄羅斯來說,布什這種觀點是不可接受的,因為1972年是蘇聯和美國關係緩和的開始,在接下來的25年裡,兩國簽署了30多份重要協議,其中很多協議都和反導條約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2001年之秋……俄聯邦與美利堅合眾國(2)
布什的國家安全問題顧問康多莉扎·賴斯精通俄語,她的言論往往是非常奇怪的混合物。她一方面說要尊重俄羅斯的文化,另一方面卻堅信美國在經濟、智力和精神上的優勢。賴斯在一次記者採訪中說:“誰也沒想把俄羅斯擠到邊緣。如果有誰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