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4 頁)
庭芳不說話,嶽娘子就有些緊張。岳家在鄉下自然是數的著的人家,擱到京裡就不夠看。摸不準京裡嫁丫頭到底得要多少聘禮,又怕得罪了庭芳。鄉間地主有田土莊園,自產柴米油鹽複式肉品,還有些許果子並棉花與桑蠶。故吃穿用度盡有,只現錢不多。存下點浮財,趕緊買了地,好作生息。四十兩,夠讓他們家肉痛好久。換個不錯的媳婦咬咬牙能忍,再多,就寧可在鄉下尋了。嶽娘子是不識字,但哪怕請個先生來家教,也花不了多少錢。何況岳家哥兒本就識字,讓他教教自己媳婦兒不難。所以超過了四十兩,她便不想要了,還不如找個伶俐的重頭培養。
有些時候,不需要說話也能表明態度。庭芳見嶽娘子沉默,心中瞭然。她其實還是希望嶽娘子能聘走振羽的,否則振羽沒人要,不定爹媽能幹出什麼極品事。問題在於,嶽娘子沒招誰惹誰,硬叫她趕上個渣親家更是殘酷。小農經濟本來就脆弱,就振羽父母的品性,至少能把岳家折騰的脫層皮。一頭是自幼伺候自己的丫頭,一頭是嫡親舅母的朋友,庭芳的內心惱怒非常!暗恨振羽沒腦子,康莊大道不走,倒叫她為難!
嶽娘子又猶豫了好久,才陪笑道:&ldo;姑娘,此事我婦道人家坐不得主,還得問問當家的。您看?&rdo;
此時的女人就是附屬品,叫她們當機立斷的確艱難。不說性格是否果決,她們壓根就沒有決定權。庭芳犯不著跟對方一個部門經理死磕,便道:&ldo;自然,你且家去想想,婚姻大事豈非兒戲?馬虎不得。想好了再決定,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是?只是你若還想要振羽,少不得自家去跟袁家談。只一條兒,你想歸想,暫不能告訴旁人我們要放良之事。外頭若有風聲,全在你身上。&rdo;
嶽娘子一個激靈,臉色煞白。
魏娘子常出入葉府,人又精明,頓時暗道不好!顧不上與嶽娘子商量,乾淨利落的道:&ldo;厚顏問一句姑娘,可還有別的丫頭?&rdo;
庭芳暗自點頭,她算知道家裡有病秧子又有讀書人的魏家這麼多年是怎麼撐下來的了。魏強總有些彆扭,便是手藝好,也難存活,更別提讓兒子受教育了。想來魏家祖上積德,硬討了個好老婆進門。別的不說,光那份敏銳就夠人贊的了。
嶽娘子同魏娘子關係倒好。原先接觸不多,因魏家有個小姑子嫁了葉家,還生了姐兒,在鄉間便有些臉面。魏家祖上也是說的上來的人家,中間敗落後才做了佃農。不然也養不出那樣美貌的女兒了。女兒做了姨娘,自然不好再做葉家的佃農。葉家出錢與他買了些許散田,論起來亦是地主,只不如岳家。平素裡鄉間有事,坐在一起商談時,能撈個說話聲音不大的席位。兩位娘子便是這樣認識的。待到庭芳的丫頭說親,岳家有合適的哥兒,兩位才走的近了。魏娘子在鄉間有些能幹的名聲,又是在葉家的地界上,嶽娘子本能的信任魏娘子。見魏娘子開了口,立刻就反應過來:&ldo;倘或是姑娘的丫頭,二十兩金子便二十兩,只是要等秋天的租子收上來才有。&rdo;
庭芳無可無不可,笑吟吟的問道:&ldo;非得我的丫頭麼?&rdo;
嶽娘子奉承道:&ldo;我看著姑娘就像仙女兒一般,娶姑娘的丫頭回去,好叫我們鄉下人也沾沾仙氣兒。&rdo;
話說到這個份上,表示岳家已經放棄振羽了。庭芳在心裡嘆了口氣,到底不捨得把自己人推到火坑裡去。盤算著袁家照樣放良,只把振羽遠遠的嫁了,隔絕與孃家的聯絡。此時交通不發達,丟出去幾十里,幾乎就找不著了。葉家統共一個大莊子在京郊,放那兒跟剁了餵狼沒什麼區別。少不得又要尋福王那根線。且看安兒家在皇莊裡有無熟人,關進皇莊裡,亦是出路。只那就真的比較苦了。可庭芳也只能做到這一步。振羽自己糊塗,哪怕是她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