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王家的理財(第3/4 頁)
砸了三個人都能有倆是五品官的地界兒,從七品的林如海連個水花都掀不起來,這個身份能在京中折騰個二進院子出來都已經是京中達官貴人看在林家祖上也是列侯而沒有為難的原因了。
而當年的二進院子,正房被林如海奉給了當年的林家老太太居住——這也是孝道的基本素養,然後林如海稍微委屈了一點住了東廂房,娶賈敏都沒騰位置,後來沒兩年林家老太太一病去了,林如海和賈敏這才住到了正經正房裡……
想到這裡,黛玉趕緊小聲地彌補:“其實兩進……夠住了吧。咱家人口也不多……”
林如海一聲冷笑:“你和我一共就倆人,我住正房你去東廂就完了,可這一船的下人一船的傢俱加上你帶去京中的那些東西你打算如何安置?繼續堆榮國府?”
黛玉慫兮兮地“哦”了一聲,到底是沒再提出什麼不同意見來。
一路無話。
————
林家因為人口簡單,所以甭管是過年還是搬家,哪怕是出了這種“我們回京都不知道住哪耶”的問題都能相對從容的解決,可是對於人口繁盛的大家族來說,過個年都可以叨逼叨出個好幾萬字的是非來。
我說的是賈家——
今年賈家的年過的,在外人看來,終於長幼有序得像那回事了一點,而在賈家人自己看來,卻又是處處不習慣不舒服不愉快。
因為賈赦住進了榮禧堂。
問:賈瑗能容忍榮國府內這權力的變遷?作為伺候在皇帝陛下身邊的御前侍衛,作為目前賈家小輩之中最拿得出手的孩子,他就沒提出點不同意見來?
答:容不得他不容忍。
他還不是賢德妃呢……他還沒被封賢德侯或者賢德王更或者是別的什麼玩意兒呢,再說了,即便是封了,他也沒辦法說賈赦住榮禧堂有什麼不對。
說了你就不賢也不德,甚至連禮記都沒讀過了,還真以為做了皇帝陛下身邊近臣你就能上天了?
退一步講,當日來救他的也是賈赦而不是賈政。賈赦尚且有不到最後一刻不棄療的心,賈政彼時說的卻是生死有命讓瑗哥兒隨緣吧(:3)∠)
念著這份情,賈瑗也沒辦法說點什麼。
賈瑗沒說什麼,現在鳳姐兒卻要連房頂都掀了……
人民群眾都知道,一到了新舊交替的時候,甭管是公司還是家族的掌權人都得盤盤賬本,算算盈虧,而排擠掉了王夫人的管家權的鳳姐才看完了這些年的賬本,到現在臉色煞白地看著下人們放月例的賬本和府裡的總賬。
府裡有錢——至少這幾年還是赫赫揚揚的,沒有到當家女主人要典當自己的嫁妝充門面的地步,每年的收益來得都很及時,給下人們撥款發當月工資就沒拖延過。
可是……這總撥款,和錢到鳳姐手裡讓鳳姐往下發之間,總是有那麼一段挺固定的時間差。
鳳姐把兩本賬遞到了賈璉面前,帶上了商量的語氣:“二爺您看看,拖延這半拉月再發月錢……二太太到底在幹嘛?”
作者有話要說: 王夫人:……買理財。
#放高利貸其實也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買理財啦 (*≧▽≦) #
我有查原著,印子錢和包攬訴訟的事情……我還是傾向於王夫人做過。
原文鳳姐聽了笑道: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這些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張了。鳳姐笑道:我也不等銀子使,也不做這樣的事。靜虛聽了,打去妄想,半晌嘆道:雖這麼說,只是張家已經知道求了府裡,如今不管,張家不說沒工夫、不希圖他的謝禮,倒象府裡連這點子手段也沒有似的。】
這裡鳳兒說的是“再不管”,是語法問題還是我語文閱讀有問題,這個再是不是理解為曾經管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