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標;我要諸子百家,取長補(第2/2 頁)
合適的思想。
這番話,別說是一個三歲小孩提出,就算是從一個文學大家口中說出來,都足以震懾文壇。
畢竟,這個想法太過於震撼了。
任誰都知道,諸子百家中每家都有傑出思想,當然有精華就有糟粕。
俗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身為自家學派的人,看到的往往都是各家學派的精華,對於糟粕,他們根本不願意提出或者面對。
至於其他家學派的人,看到的就是另一種景象了,在他們眼中,只能看到對方的糟粕,而精華部分他們往往也會選擇忽視。
因此,在數百千年的時間長河中,各個流派一直爭論不休,都想著怎麼能壓對方一頭,根本沒有想過用對方的思想彌補自己的短板。
當然,這麼長時間自然會有幾個特例,而這些特例目光也僅僅只鎖定在一兩個流派,根本沒有氣魄將全部大家融會貫通。
聽著朱標的大膽言論,馬皇后心中很是震撼,她對朱標的期望已經夠高了,現在看來,她還是遠遠低估了。
教書先生看著眼前如小山一般的典籍,內心也是波濤洶湧。
因為教書先生,並不是哪一家學說的推崇者,而是都淺顯的看過,從而根據僱主的不同要求進行教學。
可儘管他接觸過這麼多典籍,但是從未想過將其中的內容融會貫通,取長補短。
宋濂身為儒學的絕對推崇者,聽著天幕內朱標的話語,他很想開口反駁,因為在他看來,儒學才是唯一正統,而其他學說結實糟糠。
可當他回想到,在明太宗朱標帶領之下,大明朝出奇的強大,天下也極其的安定。
這麼說來,朱標的選擇奶是最正確的。
此時的朱元璋看著天幕陷入了沉思,大明開國之初,他也沿襲歷朝歷代,將儒學奉為正統思想。
因為,在瞭解儒學之後,他發現,以儒家的那一套套去管制約束百姓,出奇的好用。
至於進行思想改革,他壓根想都沒想過,畢竟若是所有人的思想都活躍起來,那麼管理起來難度就大了許多,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可如今,在聽到朱標的一番言論後,朱元璋也在短短的幾個鍾之內反思了自己。
儒家的這一套套雖然對社會安定確實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多程度也限制了社會的發展。
在這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之下,大明也只能固步自封,甚至倒退。
在經過這片刻明悟之後,朱元璋也算如願從明太宗朱標那裡得到一絲啟發。
清明踏青快樂讀書!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4月4日到4月6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