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趙禹宸說著,緩緩的抓了董太傅的手腕,將他緊攥著袖角的右手一點點的鬆開,起身對著董太傅拱了拱手,眉眼之中也仍舊是一派平靜:
&ldo;太傅放心,功過不相抵,您已走到這一步,朕也不會令您晚節不保,待您去後,朕必定以帝師之禮相待,令您風光大葬,還有如今牢中董政,朕亦會特赦,饒其性命,只以罪人之身流放嶺南,一世不得歸京。&rdo;
&ldo;只是自您去後,有朕在一日,董家,便再無起復之時。&rdo;
說罷,趙禹宸便再不多留,只轉身闊步,堅決而去。
直到龍行虎步一般的行到了董府大門,身後才忽的傳來了陣陣的悲慟哭嚎之聲。
&ldo;陛下,太傅……只怕是已去了。&rdo;魏安扭頭聽見,小心開口道。
&ldo;著令禮部操持,已帝師太傅之禮,風光大葬。&rdo;
&ldo;是。&rdo;
趙禹宸說罷,合了雙目,想著宮中的明珠,冷凝的眉目便忽的一鬆,他撩起袍角,抬頭邁過了董家高高的門檻,便彷彿將曾經種種,都也一併拋到了腦後一般,只覺眼前儘是一派坦途。
作者有話要說: 趙暗投(自信):朕覺著眼前一派坦途。
第74章
京城,梁王府。
當初先文帝駕崩前,雖然給小兒子封了親王王府,給了龍影衛和封地,但到底還沒有來得及給還不會走的小兒子修繕王府屋舍。
而等得先文帝駕崩,對這個幼弟厭恨到了極致的先帝,自然也不會撥銀子修一座空蕩蕩的王府,因此,直到今日,京中的梁王府雖然佔據了京中最好的地界,但若是細細看去,屋舍園林卻已都有些破敗雜亂之像。
不過梁王卻也並不在意一般,回京之後的這兩年裡,也未曾提過要修繕,此刻就在略有些破敗的後宅主屋裡,著一身素色單袍,披著頭髮,一面在樹下翻著一本史書,一面親手提了茶壺,一副風流名士的姿態,似模似樣的為對面之人沖了一盞清茶來,開口一笑:&ldo;賢弟請用。&rdo;
對面的李明理卻是看都不看那茶一眼,只死死的盯了梁王,面帶怒意:&ldo;在下應當早於王爺說過,您再這般敗壞舍妹聲名,在下必定會與您反目!&rdo;
梁王卻只是灑然一笑,毫不在意的模樣一般:&ldo;李兄弟著什麼急,貴妃娘娘如今不是好好的,一點兒事都沒有嗎?&rdo;
李明理聞言眉心一蹙,他緩緩起身,露出一副話不投機的模樣,便要轉身離去。
&ldo;賢弟且慢!&rdo;梁王這才有些著急了一般,他站起身,拉住了李明理,只是滿面的擔憂關懷之色:&ldo;賢弟何必如此著急,本王這般做,當真全是為了兄弟你啊!&rdo;
李明理的嘴角閃過一絲冷笑,轉過身後,卻還是配合的露出一絲疑惑來:&ldo;王爺這話何意?&rdo;
梁王拉著李明理重新回了樹下的竹蓆旁,只說的語重心長:&ldo;你可知道,如今陛下已然在私下裡令欽天監裡算好了日子,下月初八,便打算立貴妃為後?&rdo;
&ldo;什麼?&rdo;李明理猛地站了起來,這一次的驚慌卻是實實在在的不加掩飾:&ldo;他……當真有此意?&rdo;
梁王滿面鄭重的點了點頭:&ldo;本王若不此時行此釜底抽薪之計,待到貴妃封后,賢弟還如何能心願得償呢?&rdo;
在梁王面前,李明理偶爾露出了一絲破綻,被對方發現了他對明珠有心之後,李明理便索性認了這話頭,一向只拿著都是為了明珠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