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第1/2 頁)
方蕙心眨了眨眼睛:&ldo;我未曾聽說過什麼,想來,是並無大礙吧。&rdo;
蘇明珠聽著,便也不自覺的鬆了一口氣,她臨走的時候,趙禹宸的那模樣當真是虛弱的過分了,這會兒並沒有什麼訊息,想來,已是能恢復的和從前差不多了。
發現自個因著對方提及,竟是又想到了趙禹宸,蘇明珠回過神後,搖了搖頭,隻立即又與方蕙心換了話題:&ldo;你可要喝?這兒沒什麼上好的茶葉,可我卻瞧著她們都和一種拿麥種炒出來的麥茶泡水喝,入口味道不像茶葉那般甘甜,卻也別有一番清香的滋味,據說還有補心益氣之效,常常喝些,對身體好的。&rdo;
方蕙心其實常來這皇覺庵,這苦蕎茶自然是早已喝過的,但她素有家教,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說出來討人無趣,當下便也笑著應了,便跟著蘇明珠一道回了西邊廂房,瞧著蘇明珠親自動手拿壺裡的滾水燙過陶碗,與她沏了一杯,連忙起身道謝,親手接過了。
這會兒太陽還沒起來,院子裡要比屋內來的通透涼快,方蕙心見狀,便只叫自個帶來的侍從侍女都退到了外頭去,只與蘇明珠兩人,一個捧了一碗苦蕎茶,重新去了院子裡葫蘆架下的石凳子上坐著,一句句的說起了閒話。
&ldo;方姑娘你是今兒個一早來的?何時回家?可要在庵裡用齋飯?&rdo;
在涼爽且微潮的山風中,方蕙心微微眯了眼睛,也十分閒適的模樣:&ldo;今日先不回了,皇覺庵裡有客房,我帶了嬤嬤與東西,想著便在前頭暫住幾日。&rdo;
&ldo;你不是才從宮裡回家不久?怎的又要來皇覺庵裡住了?&rdo;蘇明珠倒有些詫異。
方蕙心聞言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樣,婉轉道:&ldo;我家裡人多口雜,我從太后宮裡回來,家裡總有些閒人與我問個不停,再一者,如今父親母親,並家中的長輩叔伯們,都整日的憂心忡忡,操心著幾個兄弟們的前程,我在家待著也是添亂,倒不如來廟裡住幾日。&rdo;
雖然方蕙心說的委婉,但蘇明珠卻也立即聽了出來,想來這方家世家大族,這等後宅的背地陰私也不少,方蕙心原本進宮是奔著為妃為後去的,結果攤上了這麼一樁事,又不明不白的回了家去,說不得,便會有人對她說些閒言碎語。
只不過,這方姑娘身為嫡出長女,還會面臨這些境地,想來在背地裡,也是有些淵源的,也難怪了,小小年紀,若是父母都百般疼寵照料的,通常不會養成這般懂事通透的性子。
想明白這個之後,蘇明珠便也不再多提這個事,只將話頭落到了下一句話上:&ldo;兄弟的前途又如何了?侯府上的子弟,還擔憂前程不成?&rdo;
&ldo;這等事,原不該我等女兒家們私下裡議論的。我也只是偶然,聽家裡兄弟間提起過一句。&rdo;方蕙心低了頭,先解釋過一句,之後才開口道:&ldo;都說,是朝中有傳聞,陛下,有意廢去推恩蔭補之制。&rdo;
恩蔭之制,這個蘇明珠自然知道,大燾開朝之初,太,祖曾言與&ldo;士大夫共治天下&rdo;,便按著前朝的規矩,定下了凡文職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俱準送一子入恩蔭入仕,只按著官職不同,所受的官職也是大小不一。
若是那等格外受恩寵重用的官員,不單單一個,膝下的兒孫甚至子侄都可受其蔭蔽,惠及全族。
便連蘇明珠的父親蘇太尉,原本也是打算留著這個名額日後給蘇明朗求個閒職的,只不過後來因著梁王插手,叫弟弟進了龍羽衛,這才罷了。
太,祖當初定下這規矩來,是為了拉攏天下的世家讀書人們,但其實這個制度,說起來也的確是不怎麼合適的的,如今大燾開國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