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憾事(第1/4 頁)
雙方在緊張的對峙之後,還是派出了手下上前溝通。
在互相確認了對方的身份,且並無惡意之後,曹珣和太史慈這兩人總算是碰了面,這才有了之前的對話。
“你便是太史慈?!”
“恩?”
心生疑惑的太史慈見對方如此肆意地打量自己,內心不由地升起一陣怪異,只覺得自個彷彿被對方看穿一般。
這讓他感到很不適,一雙銳眼緊緊地看著曹珣,嘴裡卻不慌不忙地問道。
“哦?曹都尉居然也知曉我太史慈?”
“額?!”
兩人都未下馬,身高也是接近,因此曹珣面對太史慈並無俯視之態。
但聽到太史慈這明顯有意的一問,曹珣也是反應過來,他這樣盯著人家看的行為,終歸是不太禮貌的。
他立刻收回略帶審視和好奇的目光,轉而鄭重地朝太史慈拱手行禮。
“當年子義兄不惜得罪州府,也要為郡裡爭得公義……此事我亦有所耳聞,實在是欽佩不已。”
“今日有緣相見,喜不自持,方才多有得罪,是在下孟浪,還望子義兄海涵。”
對於當年東萊郡和青州州府之間到底存在什麼糾葛,孰是孰非,曹珣並不關心,也不會去深究。
眼下特意提起此事,不過是想借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緩和下剛才的尷尬。
畢竟,這可是太史慈啊!弦不虛發的太史慈!
要是能把他拐回去,可不止單單為曹操再添一員虎將那麼簡單。
...
曹珣這番舉止,可謂言語得體,禮節周到,再加上他相貌不錯,讓人下意識地為之信服。
太史慈便是如此,他見曹珣確實知道自己,並非遊談無根,臉色稍緩,態度也變得溫和許多。
“曹都……子璜過譽了,當年我只不過是恪盡職守,些許薄名,何足掛齒。”
他話音剛落,兩邊的手下們都暗地裡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想必是打不起來了,周遭原本還有些緊繃的氣氛也隨之鬆懈不少。
只是,太史慈當年不過二十歲出頭,便擔任本郡的奏曹史。
卻因為那件事得罪州府大族,不得已避禍他鄉。
雖博得一時名聲,卻也在遼東蹉跎六年,期間更無一建樹之功。
直到去年方才得以歸家,其中的酸楚實在不足與外人道也。
如今時過境遷,天下紛亂,他的“名聲”,又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因此,縱是開顏,可一想到這些年的遭遇,太史慈的嘴角依舊藏有苦澀。
...
“子義兄過謙了呀,你的義舉,世人皆有所聞。”
“我義父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向我誇讚你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啊!”
這些話就純屬曹珣自己胡謅亂道了。
因為曹操壓根就沒跟他提過什麼太史慈,況且這句評語還是從陳壽那抄來的。
壓下心中那輕微的羞恥心,曹珣自己先原諒了自個,畢竟他不瞭解太史慈的真實性格和喜好。
但俗話說的好,花花轎子人抬人,捧著對方總是錯不了的。
再加上他又確實喜歡書裡描繪的太史慈,所以態度上非常誠懇,並非故意拿捏的做作之態。
可以說,為了拐走太史慈,曹珣也是絞盡腦汁,費了一番苦心組織語言的……
而人們判斷一個人說的話是否出自真心,往往會去留意他們的眼神和肢體語言。
在這點上,曹珣誤打誤撞,過關了。
...
果然,一直暗中觀察曹珣的太史慈聽到這番言論,身軀莫名一怔,內心深處的那股愁緒彷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