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章、自在之物(第2/2 頁)
失去至親的庇護,年幼的“趙胤舜”不得不直面這個殘酷的社會,而“自己”,也將繼承這一切因果!
所以……作為一個長者,我得找機會傳授這些熊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把每一個說話的名字記在小本本上,趙胤舜寧心靜氣,暫時把這些小事放到一邊,開始思考自己目前最大的問題。
自己的眼睛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視線看到的景象都變成了那副鬼樣子,明明之前的“趙胤舜”都一切正常,為什麼自己一來眼睛就“開光”了?
回憶之前看到的扭曲畫面,趙胤舜福至心靈,忽然想起了地球上的一個著名哲學概念——【自在之物】!
所謂【自在之物】就是物質的本相,它作用於人的感官,形成人類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也就是現象!
比如一顆蘋果的長寬高,它的觸感,它的顏色,它的氣息,它的味道……
這些都是現象!
你所看到,聞到,嚐到的只不過是人類自身的感官反饋,你以為你瞭解蘋果,其實你對它本質的模樣一無所知……
當一坨屎看起來像蘋果,摸起來像蘋果,聞起來像蘋果,吃起來像蘋果,那麼你會認為它就是蘋果!
但它可能其實是一坨屎!
人類的感官是有極限的,人眼的可見光最多從深紅色的760n波長,到紫色的390n波長。
可聽聲波長範圍大約為20~20000hz。
更別說受限於先天的時空形式,人類無法感知三維空間以外的時空維度……
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那麼體動呢?
沿著時間線而動,會不會形成的是一段“歷史”呢?
也許在高維生物眼裡,人類所認知的宇宙只不過是無限“片段”中的一部分!
而我們手中的蘋果可能是高維時空連續實體在三維空間投影下的一個“點”……
因此,康德哲學認為人類根本不可能認識【自在之物】!
我們對它【現象】的歸納所總結出的普遍性、必然性是人的主體所能動地賦予的,知識同自在之物之間永遠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相反,馬克思哲學卻認為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現象和自在之物之間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可能能動地從事物的現象進到事物的本質,實現【自在之物】向【為我之物】的轉化,
而根據趙胤舜自己的經驗來看,也許……馬克思是對的!
他似乎獲得了某種超越凡人的感官,“目視”了事物更加深層的本質。
實現了【自在】向【為我】的轉化!
所以……馬哲永遠滴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