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王書輝面對古代人的時候,在情感上認同他們是和他自己一樣的,是血脈相同的中國同胞。但是在理智上,在王書輝眼中的明末中國裡,只有要被消滅的和要被改造的中國人的區別。
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從來都是一種自然和必然的客觀過程。中國人從封建農業文明走向社會工業文明的過程中,在外族入侵和內部碰撞的階段裡,上億人命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在文明進化的浪潮中悄無聲息的滅亡了。這和有沒有人道主義精神一點關係也沒有。
社會發展,文明進步,是一種客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去評價,都是不科學的。因為在客觀規律面前,任何主觀意識都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講究人道主義,那麼你要不要對被豺狼吃掉的綿羊講究人道主義,你要不要對被原始人吃掉的猛獁象講究人道主義。更殘忍的說,你要不要被同樣是人類,但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被現代智人吃掉的尼安德特人講究人道主義。
即使是在同一文明階段裡的人類,不同國家,不同利益團體,不同階級之間,即使再怎麼塗抹掩飾,在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物質是有限的這個大前提,這個鐵律面前。人和人,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之間,也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
科幻大神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寫過,在宇宙這個廣闊的空間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也遵循著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在這種認識下,外表上溫和周到的王書輝,在骨子裡蘊含著毀天滅地的地獄火焰。所以,接受王書輝訓練的二十個家丁,開始了一種農業社會的人無法想像的痛苦訓練。
每天早上,王書輝帶領著二十個家丁,進行五公里的越野跑步。雖然一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完成不了這個要求,因為這在古代人看來是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打棍子和不許吃飯的威脅下,二十個人也堅持了下來。
之後,吃早飯。這二十個家丁與其他兩百多個收容者,米飯肉沫白菜湯的待遇截然不同。享受雞蛋、肉包子、牛奶和新鮮蔬菜的超級待遇。
早飯之後,家丁們開始佇列訓練,在草鞋布鞋的訓練方法的指導下,左右不分的問題很快被解決。中午,吃午飯,午飯一樣不同於普通收容者。每五個人一桌,吃的是四菜一湯,三葷兩素,米飯無限供應。
下午,接受文化教育,進行拼音和識字教育,教材是《荀子》選編。然後就是吃晚飯。晚飯內容和午飯相同,還是四菜一湯的三葷兩素。晚上要接受科學教育。不過內容淺顯易懂,都是現代小學生學的數學、自然這些內容。
就這樣,在古代人難以置信的高強度訓練之下。二十天之後,二十個青年家丁分成左右,腰佩青色鋁合金棒球棍,排列在朱由梓的馬車兩側的時候。見過些世面的朱由梓居然感覺這些家丁有幾分肅殺之氣。
就在這種肅殺之氣下,在管家和家丁的陪同下,身穿一身沒有任何紋飾花色的藩王服制的朱由梓,帶著一千兩的銀元和一套王書輝在現代準備的水晶茶具,前往枝江縣城拜訪枝江縣縣令。所謂的水晶茶具的玻璃茶具是送給縣令的禮物。一千兩銀元實際上也是賄賂,但是卻是購買王府別園和周邊土地的花費。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王書輝利用二十名經過基本訓練的家丁,把兩百多個難民中,所有十七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共計一百四十二人全部挑選出來,進行了整編。一百四十人按照十四個人一隊,編成十隊。上午進行佇列訓練,下午進行房屋修繕和土地平整。讓王書輝驚喜的是,這些難民里居然還有三十多個會木匠鐵匠活兒的匠戶。雖然他們的年齡參差不齊,技術也相當的糟糕,不過總算是有著動手經驗的人。
王書輝對難民們也進行了管理,接受最先二十個家丁那樣的訓練的人,被稱為一等家丁。吃一等餐,穿一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