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chapter13(第4/6 頁)
得了碩士學位,並前往華爾街的頂級投行實習,最後選擇回到祖國,國內外的資本環境對於您來說有什麼不同呢?可否簡單朝我們說說?’――關越,‘沒有。’。”
“哈哈哈哈哈哈――”天和笑得歪在沙發上,捧著雜誌念道,“……記者問,‘都說您從小接觸金融與通商,家族經營著山西最大的造紙公司,‘晉商’這個行業,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了,在您的成長過程裡,這種濃厚的人文氛圍,是否對您在碩士畢業後進入金融領域,有著脫不開的影響呢?’――關越,‘是的。’。”
“我看這個記者是黑吧!”
天和翻閱雜誌裡的五頁專訪,裡面全是記者長篇大論地介紹關越,提出問題後,關越的回答幾乎清一色“是的”“沒有”,就像講相聲的捧哏。就連今年的股市與金融市場分析,關越也只說了三個字“不看好”。
最後記者還問:“促使您從康斯坦利跳槽到青松資本,放棄英籍、回到祖國,力排眾議對青松中國進行改組,並建立起如今的團隊的動機是什麼?”
關越:“我是中國人。”
記者:“那麼接下來的計劃是入黨嗎?”
天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沉默是金,這標題太有內涵了。”天和猜測關越在專訪裡把記者給得罪了,稿子才這麼原封不動地發了出去。
普羅:“他從小就不算太喜歡說話,只有對你才顯得暢所欲言。”
天和說:“我曾經也很愛他這一點。但吵架的時候,每次想和這傢伙溝通,都得不到幾句回應,簡直煩人。”
還在一起的時候,天和總忍不住逗關越,想讓他多說幾句話,關越則也一本正經地面對天和。後來有一次天和實在忍不住,在爭吵時指責他,話為什麼總是這麼少?就不能主動開口來找他說幾句嗎?
關越對此的回答是:“世人總是自說自話,對他人的聲音漠不關心,當一個人只能聽見自己的回聲後,就會漸漸地說得少了。”
天和聽到這回答時便消了氣,心中湧起莫名的情愫,反而更愛他了。
現在天和決定去買一期這本雜誌,實在是太好笑,整本看完後,瞥了眼表,關越已經讓他等了一個半小時,這傢伙到底想做什麼?天和有點不耐煩了,再等十分鐘到五點,不來就走了。
“他出來了。”普羅提醒道。
天和隔著會客室看,大會議室裡頭走出來幾個人,最高那個正是關越,天和正要起身過去,行政卻說:“關總還有點事,請您再稍等下,馬上就好。”
天和只得又坐下,這麼一等,又等了一個半小時。
天和忍不住道:“這傢伙總是這樣,我以為分手後總算不用再忍受沒完沒了的等待,沒想到還是跳進了這個坑裡。”
普羅:“也許我應該替你給他打個電話。”
天和冷淡地說:“不,我就在這裡等著,看他什麼時候才願意見我。”
普羅:“你似乎對等待很不滿。”
天和生硬地說:“是的,這也是我們當初分手的導火索,那天他也讓我等了很久……”
他們分手那天,關越也是一樣的沉默。倫敦已經深夜兩點了,紐約紙醉金迷的夜生活,則剛剛開始,關越正在參加一個派對,背後是繁華的夜景。天台上,銀行傢俱樂部裡,體面的投資者們閒聊並哈哈大笑,歌手唱起了柔和的歌,關越站在欄杆前,拿著手機,戴著耳麥與天和打影片電話。
那夜天和說了許多,而聽完天和的長篇大論後,背後有女孩叫關越,熱情地喊道:“hey,關!”
“我們的主角在哪裡?”又有人用英語誇張地大笑道,“啊,他在這兒。”
關越便朝天和簡單點點頭,把影片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