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3/4 頁)
身影越來越小,小成了一行漸遠的雁,他才掉轉馬頭。
譚能文悔得腸子都青了。清辰竟然是國舅!他把國舅爺往外趕!
譚夫人在此中起的作用比譚能文大,得罪的人比譚能文多,因此她比譚能文更後悔一些。除了悔,還有怕。她曾經差一點害死國舅爺,她還跟郡主作對!
媽呀,這日子沒法過了!
譚鈴音要是她親女兒,那麼就算是公主,譚夫人也有恃無恐了,可惜人家不是,人家的親娘是嫡母,用不著看小妾扶正的繼室的臉色。
譚夫人以前還敢仗著自己是譚鈴音名義上的母親,偶爾說她幾句,現在在她面前,是大氣也不敢出了。
雖然後悔清辰的事,但看到自己女兒當了郡主,譚能文十分欣慰。加上譚家要和唐家結親的訊息傳得全城都知道了,譚能文的身份一下就不同尋常了,今年給他家拜年的人絡繹不絕,有好些人,譚能文自己都捋不清楚來路。
連知府都派人送了年禮,還邀請譚能文過府做客。
譚鈴音有些擔心,勸她爹道,&ldo;爹,現在不同以往,外面那些想和你交好的人不一定都是善意,你不要被人算計了。&rdo;
&ldo;我知道,他們都是見風使舵的,我經商一輩子,還分不清楚四五六?&rdo;
譚鈴音怕她爹得意忘形,忍不住又道,&ldo;也別惹事。&rdo;
&ldo;你放心,我知道我是借了誰的風,倘若給你和我女婿惹麻煩,我能得什麼好?我又不傻。&rdo;
譚鈴音心想,你不傻,你把小妾扶正了?
其實扶正小妾這種事,譚能文也後悔過。他的第一個妻子來自於一個落魄的,因家中惹了官司,急需要錢打點,只好把女兒嫁給了商人,換了不少錢財。髮妻什麼都好,就是有些清高,一直跟譚能文客客氣氣的,不會討好他。譚能文的品味十分大眾,不喜歡這樣的調調,又納了幾個妾。妻子雖性格不討喜,但持家很好,可惜的是年紀輕輕的,就一病沒了。
譚能文一直沒有兒子,很著急。他有個親哥哥,醉心武學,不肯成家,延續香火的任務都落在這個弟弟身上。老譚家一直人丁單薄,譚能文想找個過繼的孩子都不好找,再說了,過繼的哪如親生的好?
後來小妾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可把他高興壞了。那小妾有幾分姿色,又嘴甜會討好人,譚能文一心軟,就把她扶正了。
但小妾的見識短淺,且智力有侷限。總之在做小妾這方面,她比鈴音她娘強,但是在做嫡母這方面,她遠遠不如。
女人麼,倘若只是會暖床,會說好話哄人,只消當個小妾就好,何必要把她當正妻對待呢?男人是勢利的,在這方面分得很清楚。所以譚能文偶爾會有些後悔。
後悔是沒有用的,就算為了兒子,也不能休她了。
哦,兒子。譚能文自從上次打了小寶一巴掌,他突然就開竅了:雖然得這個兒子不容易,可若是把孩子養廢了,那跟絕後有什麼分別?
以及……把小寶放在他親娘那教養,能不廢麼?
所以從銅陵回到濟南之後,譚能文就給小寶請了好幾個師父,嚴加管教,並且減少了他們母子相處的時間。
閒話休提。且說譚鈴音在家中待嫁,平時就是看看閒書做做針線,日子過得無風無浪,突然有一天,一個先生找上門來,自稱是郎中,要給郡主看病。
家丁覺得這郎中自己就有病,於是把他轟走了。
第二天那郎中又來了,還帶了兩個護衛,口稱拿著&ldo;聖旨&rdo;,一定要給譚鈴音看病。
家丁打不過護衛,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譚能文,譚能文一聽到&ldo;聖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