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重逢故友(第1/2 頁)
飛機降落在莫斯科。一下飛機,老朋友亞麗科夫早已等候多時。看見李慶,亞麗科夫揮舞著手中的接機牌。
李慶一眼認出,覺得既親切又無奈。原來,仍是上次那個接機牌,上面仍是那歪歪扭扭的“歡迎,趙!”。
“我說你這臉皮也太厚了,怎麼又拿著這個?”李慶無奈笑道。
亞麗科夫卻滿臉自信:“嘿,我這字只是在你眼裡難看罷了。你看看周圍,有比我寫得好看的漢字接機牌嗎?”
李慶環顧四周,果然如亞麗科夫所說。如果說亞麗科夫的字是歪斜,那別人的簡直是縱橫交錯,如蟹行亂塗。
“好吧好吧,你是漢字界的一股清流。”李慶笑著應和。
亞麗科夫聞言更顯得意。老朋友間無需過多客套,亞麗科夫便帶著李慶直奔附近的餐館,當然,還是那輛破舊的小車。
“求你了,換輛車吧。”李慶在顛簸的車上抱怨,骨頭都要散了。
亞麗科夫苦笑:“朋友,我也想換啊,可是換不起啊!”
李慶聽後頗感意外。
在抵達前,他已經詳盡地研究了蘇聯當前的汽車市場狀況。
即使在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購買新車也並非昂貴之事。
更不用說像別列茲尼基這樣擁有大型汽車製造廠的城市,價格更是親民。
察覺到李慶臉上詫異的神色,亞歷剋夫立刻洞察了他的想法:
“你想說現在蘇聯動不動就能買到便宜車,對吧?”
“正是如此。”
李慶輕輕點頭。
亞歷剋夫見狀,無奈地搖搖頭:
“車輛確實便宜,但燃油費用高昂啊!我這輛舊車雖然破,但勝在省油。
那些新車的確便宜,可惜耗油量大得驚人!
我並非買不起車,只是負擔不起油費罷了!”
聽到亞歷剋夫的解釋,李慶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稍作停頓,李慶突然感到有些不對勁,卻又難以言表。
沉思片刻,他終於領悟:
“不對呀,你們不是天然氣和石油的富饒之地嗎?油價怎麼會特別高呢?”
在他的記憶中,天然氣和石油是蘇聯對抗國際制裁的利器,時常以減少天然氣供應和提升油價作為回應。
亞歷剋夫聞言,略顯驚訝地瞥了李慶一眼,顯然沒料到他對蘇聯的瞭解如此深入。
然後,他解釋道:
“沒錯,石油資源豐富,可都被那些寡頭當作商品出口換取外匯,真正供給國內的微乎其微!”
說到這裡,亞歷剋夫忍不住咬牙切齒。
李慶聽到這個解釋,心中大致有數了。
蘇聯動輒亡國,很大程度上歸咎於這些寡頭的貪婪。
不過,這些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石油作為國家戰略資源,李慶深知自己無從插手。
至少現在的他,無能為力。
兩人邊用餐邊聊著別列茲尼基的種種情況。
漸漸地,李慶對這座小城有了更深的認識。
別列茲尼基位於蘇聯中西部,雖稱小城,實際地域不小,坐落在達拉平原,礦產資源極其豐富。
而他要去的目的地,嚴格來說並非別列茲尼基,而是緊鄰城市的達拉鎮。
達拉鎮之所以位於城市之外,是因為鎮上的居民全是達拉汽車廠的工人及其家屬。
換句話說,達拉汽車廠的建立孕育了一座完整的城鎮!
達拉汽車廠主要生產專用於長途運輸的達拉品牌貨車,且幾年前的產量相當可觀!
然而,由於建廠時間較晚,未曾涉足軍用車製造,加上和平年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