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粉絲來釣魚的來了(第1/2 頁)
小長假首日,大夥兒都玩得很開心,當然某人除外。
先有掐魚被虐得渣都不剩,再有切了線跑了巨物,在水友和兩家人面前出了糗。
孟凱的心情真跟日了狗似的。
好在這廝沒皮沒臉,沒心沒肺,到吃飯的時候,所有的不快早就一掃而空。
今下午釣那麼多魚,晚餐必須整一桌全魚宴。
豆花他們四個加後來孟凱共釣了四斤多趴地虎。
季然一股腦全炸了,弄了一大盤子的麻辣小魚仔。
然後就是鯽魚。
兄妹倆一個下午的接力釣,釣了足足百來斤。
相當誇張的一個漁獲量。
要知道在嶺山水庫釣雜魚,和野釣幾乎沒什麼區別……一下午野釣百斤鯽魚,說出去都沒人信!
季然挑了最大的八條斤鯽出來。
六條清蒸,兩條開湯。
其餘的鯽魚季然把它們用漁護盛著,暫養在水庫。
待會給老孃拿些回去,給村裡一些人家再送點。
其它的,養一部份留著慢慢吃新鮮的,其它的做薰魚。
至於放回水庫,那是不可能的,這種天生天養的雜魚,完全沒必要,又不是小鯽瓜子。
何況鯽魚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
春季你在池塘裡隨便放幾條鯽魚,到冬天清塘的時候,能抓一臉盆。
正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再有就是那條巨草。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一條草魚生長到如此體量,非常不容易,應該放流。
在季然的觀念中,放流只有放小的,越是大的魚,就越應該吃掉。
試想一下,水域中有一條大貨甚至是巨物存在,它會消耗掉多少的資源,擠佔多少小魚的生存空間?
50+的草魚難得一見怎麼啦?
吃就對了。
而魚一旦過大了,肉質就會比較柴。
考慮到這點,這條草魚季然把魚身留了下來,明天和鯽魚一塊煙燻。
魚頭嘛,剁椒魚頭來一份怎麼樣?
做剁椒魚頭,不一定非得用鱅魚頭,其它的很多種類的魚皆行,前提是魚頭夠大。
碩大到誇張的草魚頭分成兩半盛在大盤子裡,上面淋著黃橙橙的泡椒、綠油油的碎蔥花……
視覺衝擊力不可謂不小。
開吃之前,季靈和徐佳玉都是先拍個照,而後朋友圈裡曬一波。
試問誰人有機會吃上這麼大的剁椒魚頭?
這個都不曬,那還有什麼值得去曬的?
最後是魚雜。
魚鰾、魚腸、魚籽等是一流的食材,比魚肉美味多了。
巨草一條魚的魚雜,就足夠弄一道硬菜。
紅辣椒幹炒魚雜,香噴噴,辣嗖嗖,美孜孜。
……
吃飯的過程中,季然發覺一個出乎意料的情況。
按理來說,庫鯽肉肯定要比草魚肉鮮美得多。
然而事實上,剁椒魚頭上的草魚肉,比一湯一蒸的鯽魚肉還要鮮嫩。
那麼老的一條草魚,又是注重口味的做法,不科學啊?
季然沒深入去想,覺得可能就是自己佐料調料上的搭配原因,出了個巧合。
這頓晚餐大夥兒吃得酣暢淋漓、吃到撐。
飯後,大人們吃著水果聊著天,小傢伙們嬉笑玩鬧,一直到十來點鐘。
“孜然,明天我還會來啊,不幹個十條八條巨物上來,我誓不罷休。”
“季叔叔,豆花,明天我們還要來釣傻瓜魚,釣傻瓜魚太有意思了。”
頗有些不甘心的孟凱帶著意猶未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