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1/2 頁)
鬚髮花白滿臉皺紋的孫大人彷彿又見到了那白馬長街天下驚嘆的盛景,良久之後,長長嘆息道,只可惜來的是位千金,若是季大人的兒子,我一定親自登門拜訪。
可是此時此刻,真正見到這位季家大小姐時,劉師爺卻忽然想,即便這是位千金小姐,也未必不值得孫大人一見。
因為這個面色蒼白,神情卻異常鎮定的少女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劉師爺,州軍還有幾天才能抵達,可曾派人向州府求援了?」
第二句話是:「若有所需,盡可開口。」
劉師爺心頭頓時大定。
這位季家小姐所說的正是關鍵。
前朝末年,世族勢大,引兵自重,哀帝勵精圖治時曾經也引得四方世族懼其銳氣,俯首拜服,只是後來哀帝無道,世族則又如從前般視中央朝堂於不顧,爭相割據,傾軋不休。
如此群雄逐鹿的亂世,卻是平民出身的李賢力壓諸方勢力,一舉奪得高位,他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嚴禁世家大族屯田養兵,對地方兵力也嚴加控制,一州軍隊都由州府控制,下旨州府兵符共分三份,文官州牧掌其一,武官都尉掌其二,以及中央派駐州府的監察御史掌管最後一份,唯有三令合一,才可大規模調動州軍。
李賢在位時,政通人和,朝堂民間都欣欣向榮,他又是個精力充沛的君主,一手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施政體系,儼然足以保子孫後代萬世不變。
但是隨著李賢去世,他的後世子孫,既無他的勤勉聰明,也無他的雷霆手段,原本精密無缺的政治體制也漸漸成為了一種冗餘和累贅,就像此時,哪怕明知有流民作亂,州府也決不可能及時出兵。
不如說就是因為這種嚴格冗長的政治體制,才使得文武之間隔閡越發嚴重,甚至到了陽奉陰違政令難通的地步,幾乎到了阻礙朝堂政令的實施。
葦城兵力不足,流民正勢盛如虹,又是守城軍隊的數倍,但是終歸是散兵遊勇,不可抵禦州軍,只要葦州堅守城池,等到州軍前來,一切都可引刃而解。
劉師爺長長舒了一口氣,如果這位季家小姐真是如傳聞中的盛京世族千金那樣不知世事清高天真,那葦城之事,決不可與之相商。
幸好並非如此。
……莫非真的就像孫大人說的那樣,季家代代都會如先祖庇佑一邊屢出異人嗎?
劉師爺心頭念頭一閃,他上前一步,以最標準的動作,真心實意地行了一禮,道:「回季小姐,早已派出求援軍隊,如若不出意外,軍隊從州府開撥,最遲三日便可抵達。」
-
亂軍圍城,曾經歌舞昇平的葦城如今一片死寂,風聲裡都是人心惶惶,承影卻是最滿不在乎的一個,還是笑嘻嘻的一張臉,懷裡抱著一把手臂長的劍,季青雀走哪兒他便跟到哪兒。
他很自信地拍了拍胸脯:「大小姐,別擔心,我很厲害的,到時候有我在,誰也別想碰你一下!」
話音未落,便被張秀才用摺扇重重敲了敲頭:「閉嘴,什麼那時候這時候,少烏鴉嘴了!」
季青雀卻靜靜地說:「我不擔心。」
承影立刻高興起來,斜著眼,得意洋洋地看向張秀才,張秀才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往前走了一步,在季青雀身後偷偷一瞄。
崔家的護從已經換上了城衛的衣服,井然有序地流入混亂的街道中,懾於對官署的恐懼和信賴,原本動盪不安岌岌可危的局面很快便安定了下來。
張秀才看著季青雀平靜的側臉,心裡忽然一突,他嚥了嚥唾沫,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小姐,接下來我們還要幹些什麼?」
季青雀靜靜看著天色沉沉的遠方天空,大片烏雲如鯤鵬的長翼,覆蓋九天之上,山雨欲來風滿樓,而她漆黑的眼眸深不見底,如同密雲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