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北靜王分說朝局,忠順王忠奸難辨(第2/2 頁)
來來往往多少輪次,今天大家都是開心。北靜王和母親身體大好,還有長壽、容顏青春加持。賈政則是看到跟北靜王府關係更近一層,未來更有保障。
吃喝差不多了,北靜王認真開口說起了忠順王。
“說起這忠順親王,也真是個奇人,太上皇多子多孫,忠順親王最有賢名,府上往來都是鴻儒學士,當今儒家士子對忠順王趨之若鶩。
不像我這忠不肖的頑劣王爺,三教九流,胡亂來往。
這人藏得極深,看不懂,猜不透。太上皇身體不好,皇上身體也不好,到底這位忠順賢王會怎麼做?
如今皇上未立太子,四皇子卻是跟這位皇叔走得很近,頗為受到儒學薰陶,極為推崇。文臣之中,推舉四皇子為儲君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皇上為此發了幾次火,太祖遺命,皇家子弟只敬天地,皇族不得崇敬儒道釋,只可用之,前朝大宋孤信儒門的慘烈教訓不可遺忘。
如今這局勢之下,內憂嚴峻,外患也是與日俱增。
四邊不寧,各番邦都是蠢蠢欲動。
不單單王子騰在西北、東北邊疆吃了敗仗,最近安南國又在邊境襲擾,南安郡王那邊也是連戰連敗。
平心而論,若論穩定天下,儒家的禮制當是不二之選。可是,天下哪有不偷腥的貓?這儒家舉子個個也都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當官也是為了家族免稅、行方便、撈錢財,終究也是個結黨營私罷了。
從未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哪怕聖人也有所求。
雖有儒生吹噓孔聖善戰,這吹噓卻是毫無道理,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也跟冰法治軍扯不上關係。當此嚴苛局勢,文臣卻是為了防止勳貴再立功勳,更加發力阻撓打擊。
文武分工,互不往來,對社稷穩定有好處。但文武之道不同,文臣以孔孟之道干預兵事,史上未有善終。
孔聖之後,到咱們大乾兩千來年,歷朝歷代什麼招數沒有用過?最終不過煙消雲散罷了。
太祖看得清楚,太上看得清楚,今上一樣看得清楚,古往今來看清楚的人多了去了,卻從未有解決之法。
以義軍義忠開國,以忠順治國,口喊忠順之輩最是不忠不義、殘酷壓榨黎庶、結黨營私貪得無厭,終於潰爛了家國,復又有新一輩人以義軍義忠開國。
我父親當年也是看得清楚,於是就不做他想,唯恣意人生罷了。
不知我所說這些,政老和寶玉可曾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