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5 頁)
關於兩人辯經的種種細節大都是甲級班計程車子們在描述,根據他們的說法,兩人的才學之高,就算是指南中學的甲級班士子,也無法觸控到皮毛。
兩人的辯經,涉及到四書五經全部,涉及到的典籍據說有千餘冊。
當然這都是以訛傳訛的誇張,可是有這樣的一次武陵第一才子之爭的噱頭在,卻沒有人認為這是假的。
嘖,嘖,一千餘冊典籍,這是什麼概念?
整個武陵的藏書也不過兩千冊,唐雨和蘇雨樵兩人就通讀了一千餘冊典籍,而且還融會貫通,這兩人之才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
蘇雨樵也就罷了,她是連楚都東郭家都極力拉攏的天才。
如不出意外,下一次殿試高中院生沒有懸念,幾乎可以說是一隻腳踏入洞玄境的強大存在。
可是唐雨呢?
他身上功名都沒有,才學怎麼可能能高到這種程度?
三月詩會之上,他奪得魁首就已經震驚武陵學界了,可是那個時候他表現出的僅僅是詩文的才華。
現在他年齡十六,通讀千餘冊經典,這分明已經可以挑戰院學士子了,如此天才實在太匪夷所思。
今天的天氣很熱,辰時沒到,太陽已經有了熱力。
一眾士子夫子擠在一起,個個汗流浹背。
然而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極其興奮之色,因為今天這一場辯經必定最精彩。
而且《詩經》是眾經典中最為被各學派所接受的經典,一冊詩經,博大精深,據說在王都關於詩經的註解,就有數百冊之多。
孟大夫子才高八斗,選材《詩經》作為唐雨和蘇雨樵之間的決定戰,今日這一辯,必然能分出高下來。
蘇雨樵字先知,唐雨剛剛被曹大人和孟大夫子賜字先覺,這段時間關於“先知先覺”的議論非常的熱烈。
究竟是蘇先知高,還是唐先覺高,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了。
學界崇拜強者,崇拜天才,所有關於天才的軼聞傳說,都必然要流傳千古。
今天這一辯,在若干年後,也必然成為武陵學界後輩們津津樂道的經典。
“孟大夫子來了……”
人群中一陣躁動。
眾人墊著腳尖往前看,只見孟大夫子在一眾人的簇擁下向這邊走過來。
而再看他身邊的那些人,赫然全是各大中學的大夫子,武陵一中曾大夫子,明德中學歐大夫子,廣仁中學錢大夫子全都到齊。
“嘖,嘖,今天真算得上是武陵學界的一場盛會啊,這場盛會比三月詩會更具氣勢和規模……”有士子忍不住感嘆。
在學堂外,臨時搭建了一個貴賓臺,一眾大夫子在貴賓臺就坐。
貴賓臺左右兩邊是高臺,專門為辯經者準備的,由此可見指南中學對今日盛況是有準備的。
然而高潮並沒有結束,一眾夫子剛落座。
外面又傳來執事高亢的唱諾。
“武陵知府曹大人到!”
“武陵布政使李大人到!”
兩頂紅頂魔轎飛快的駛入學堂外面的廣場,一眾鮮衣怒馬的僕從將人群分開,那排場堪稱驚人。
整個小廣場都沸騰了。
一個個士子和夫子的反應更加的熱烈。
連知府大人和布政使大人都到了,看來這個武陵第一才子之爭實在太有魅力了。
很快就是端午節了,在端午節前有這樣一場盛會,事先沒有人預料到,而對眾才子來說,這個驚喜來得太大,太突然了……
眾中學的大夫子起身迎接兩位大人,孟大夫子又親自安排給兩位大人安排上座,一通忙碌寒暄,時間已經到了辰時。
今日辯經,定在辰時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