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憶(第2/2 頁)
佣金而故意忽略風險,顯然有違職業道德。
最後,張鑫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在第三個月結束後提出了辭職,甚至他還決定以後再也不做經紀人。
就這樣,畢業後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因此而結束。
後來,由於錯過了招聘旺季,加上張鑫就讀的學校並不是什麼名校,所以之後的求職一路碰壁,只有少數幾個崗位願意招聘他。
這些崗位基本上都是銷售性質的,通俗點說就是電話銷售。
而之前三個月的電話銷售經歷已經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甚至不願意主動給別人撥打電話。
幸虧有個大學同學幫襯,願意和張鑫一起合租房子,否則張鑫早就把之前攢下的三千塊錢花光了。
雖然經過一兩個月還沒有找到工作,不過張鑫從來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至少在操盤上,他表現得比常人要好。
王申,也就是和張鑫一起合租的大學同學。大四期間,兩個人曾經一起參加過某個基金公司的操盤培訓,後來經過一輪輪的考核篩選,最後只剩下五個人進入了實盤操作。
基金公司都是有錢的主,作為操盤練習,最可靠的就是操盤期貨交易,畢竟國內的股票交易不支援做空,而且交易模式是t+1,不能體現一個操盤手對一段短線行情的精確判斷,所以基金經理選擇期貨當中一個叫做“股指期貨”的種類作為操盤標的。
雖然明知張鑫等新手操盤大機率會虧損,不過仍然讓他們用真金白銀去實操,基金經理說這樣才能讓他們體會到真實操盤的感受,以便於篩選出真正值得培養的人才。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五個人哪怕全部虧損,公司也能透過一些水平較高的操盤手抹平。
用基金經理的話來說,股票或者期貨等二級資本交易市場對於操盤手來說就是提款機,只是多和少的問題。
當然,能夠有資格成為操盤手,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而張鑫就有這方面的天賦。
張鑫由於比較謹慎,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觀察k線圖走勢,只有遇到比較確定的行情,才會下手。
由於15年正好趕上一波牛市,在普漲的行情下,作為反映股市行情的股票指數,理所當然地一直在往上漲。所以幾個人都有盈利,只是多和少的問題。
本來幾人以為人生第一次操盤將會以盈利而圓滿結束,萬萬沒想到,意外來得猝不及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