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啥?!這玩意是壕溝?(第2/2 頁)
。
但是隨著近些年不斷在史前遺址中,出土了不少玉璧和其他玉器後,華夏玉器的發展史,被往前推了數千年。
根據考古證明,至少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華夏先民們就已經廣泛的使用“玉璧”作為雕刻佩戴物和隨葬品。
這玩意既是權力等級的標誌,也是社會交往中的饋贈品或信物,被華夏先民廣泛使用。
喇家村出現了玉璧,而且是隨土挖出來的,並非是出現在墓穴棺槨之中。
那完全可以以此推斷,喇家村可能存在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因為只有史前遺址中的玉璧,才會直接從土裡被挖出來。
戰國到兩漢時期的玉璧大多都是出土於棺槨之中,或者槨室之中。
就算有地質運動,也很難從槨室裡直接就跑到泥土層裡。
除非是盜墓賊隨便丟棄的,不過這種可能性更低了。
大家都是搞考古的,自然是一想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青海考古所的工作人員也沒深入解釋,跳過了中間確定遺址的過程後,繼續說道:“確定喇家村出現了一個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後。”
“我們所的副所長親自帶隊,抽調了所裡的大半研究員,就奔赴了喇家村進行實地考察。”
“這不考察不知道,一考察嚇一跳啊。”
“喇家村的遺址範圍,不是一般的大!”
“就算到現在,我們也還沒確定這片遺址到底有多大。”
“目前勘探出來的核心範圍大約20萬平方米,非核心範圍也有20萬平方米,並且勘探還在繼續!”
“走,我帶你們去看一看幾個已經清理出來的探方。”
青海考古所的工作人員拉開警戒線,便帶頭走進了工地之中。
孔文建、陳翰等三十多位來自社科院的考古人,連忙一臉期待和好奇的跟上了他的腳步。
超過四十萬平方米的遺址,在新時期時代已經可以算是比較大型的聚集部落了,哪怕大家是中央的嫡系考古所,也很少能接觸到的!
很快,工作人員就帶著他們來到了喇家村遺址的第一個發掘點,也是最先清理出來的探方。
出乎意料的是,一抵達這裡,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探方內一塊足足有十多米寬,深度有兩三米,土質顏色明顯和旁邊顏色不一樣的區域。
這塊與眾不同的區域太顯眼了!
“這!這是一道壕溝?”
“這麼寬?!”
“史無前例啊!”
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們,包括陳翰在內,全都一臉震驚的表情!
這喇家遺址,剛一見面就給大家放了個大炸彈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