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坊主(第1/3 頁)
寒夜已過,黎明到來。
寶騎鎮外某個荒郊。
幾棵蒼鬱大樹圍攏糾纏的枝杈間,陳浮生睜開眼睛。
多年隨同老道士遊歷山河,他已經養成了無論何時何地,皆可安然入睡的習慣。
將身上披著的鬥蓬脫下,疊好放入背囊中。
陳浮生舒展四肢,從枝叉間躍落地面。
然後便是收集露水,涮牙洗臉,將自己收拾整潔。
再接下來,便是刻印在骨子裡的晨間修行。
陳浮生盤膝坐在樹下,開始執行道門傳統吐納之法。
所謂一呼一吸,內蘊天地,吐納山川精氣、日靈月華。
時間緩緩過去。
陳浮生做完晨間的吐納,心中不禁思緒翻動。
“我聽師父曾經說過,世間修行者,有境界之分。”
“似乎稱為‘一境門徒’、‘二境法第’、‘三境鼎廬’、‘四境宗師’、‘五境靈官’”
再之後的境界如何,陳浮生從未聽老道士說過。
“師父應該是三境鼎廬,我此刻還是一境門徒”
“也不知境界晉升是什麼方法。”
由於陳浮生還未出師,又因先天有缺,所以十八歲之前老道士也未多說境界之事,只是專致教導他磨練根基。
等到陳浮生終於年滿十八,老道士又亡了
“先解決了朝春樓接回姜泥的事再說,師父如今已是魂魄不穩,估計時間不多,要抓緊才行!”
陳浮生結束脩行,背幡提劍,大步向鎮外驛站而去。
虹葭古道。
此地乃是東唐與南楚的交界之一。
亦是最著名的古道之一。
只因東唐偏東,環境略乾燥,而南楚偏南,氣侯溼潤。此地向南數百里,又是南楚邊界最著名的“蟠陽大湖”。
多方原因,導致此地時常會有天象異景發生,比如長虹貫天、霞光幻彩等等。
在文人墨客贊誦下,此地命名虹葭古道。
隱隱也有與“蟠陽大湖”媲美之意。
雖說地名優美,但古往今來,此地是兩國征戰的必經路之一。多年前的沙場鏖戰,此地泥土下仍有血色。
即便如此,虹葭古道因地利,往來商販眾多。所以東唐便在此設下驛站,無論是軍機情報交接,或是商旅接待,皆不耽誤。
寶騎鎮距離虹葭古道並不遠,約莫十幾裡地。正因如此,溙梧州官府默許古鎮古道同處管轄,視為一體。
朝春樓,是古道上最有名,也是最興隆的場所。
不僅提供衣食住行,還有戲班演藝、伎館迎客,真正的聲色具備。往來商旅、江湖豪客,皆是因此流連忘返。
晨黎過去,正當巳時,古道上漸漸人多了起來。
陳浮生背幡提劍,現身在路邊,眺望前方的景況。
偌大一片開闊地裡,有花有草、有石有水,有茅屋或涼亭羅列,其中環繞著一座佔地頗廣的高樓庭院。
眼中所見,車水馬龍,興旺喧譁。
“朝春樓”,燙金大字飛幌招旗,在頂上高懸。
陳浮生觀望片刻,立刻邁步過去。
待到近前,可見這座高樓庭院不僅佔地廣,而且裝飾精美,並不像尋常鄉間的簡陋,處處匠心獨到,頗有古韻。
高樓排開,底層是食肆、驛站、貨坊等場地。
再往後,才是享樂之所,飛亭樓閣歷歷在目。
陳浮生徑直穿過底層,繞到後方。
片刻後,便有青帽小廝滿臉堆笑地迎上前來:
“客官,您是打尖住店,還是聽曲玩樂?”
陳浮生想了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