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腦子才配做好人(第3/3 頁)
論讀者們提出什麼樣的質疑,但這就是金庸先生給出的理由。我們大可以說這個理由很牽強,但確實不應從這樣的情節推匯出令狐沖是個白眼狼,有意隱瞞的方向。這既不符合書中的情節,也不符合金庸先生的創作思想,更不符合令狐沖本人的人設。
再有就是令狐沖對不起華山派。
實則是在原著中,前2\/3的情節令狐沖始終在苦苦追尋著重歸華山派,但是嶽不群就是對他有一股難言的惡意。在少林寺三場擂臺賽中,嶽不群用了一招浪子回頭的劍法就讓令狐沖心中欣喜,以為嶽不群原諒了他,願意重新接納他,結果是嶽不群趁機偷襲,反而被令狐沖身後的內力震傷。也正如我前文中所提到的,這一段的劇情實在有些詭異。
嶽不群顯然並不是一個有什麼道德潔癖的人,而令狐沖遍觀本書也實在沒有做出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無論怎麼看令狐沖做的惡事都沒有嶽不群多。而嶽不群既然使出那浪子回頭的劍法,顯然也是明白令狐重心心念念著想要回歸華山。
以當時令狐沖的實力來看,無論哪一方勢力都想為之招來,嶽不群只要願意接納令狐沖迴歸華山,他也實在不用挨最後那一刀。嶽不群為了華山連那麼一刀都願意來,又豈能忍不了一個油嘴滑舌的令狐沖呢?思前想後也,只能解釋回嶽不群生性多疑,除了自己,其實誰都不肯相信。再加上還是氣量有些狹小,稱不上一個梟雄,只能說是偽君子的緣故吧。
至於本章可能會涉及到不負責任這一列則以三聯版大結局為例。
在面對岳父的招攬和生死與共的任盈盈情誼這樣的障礙,不管這中間產生了什麼樣的動搖,什麼樣的心灰意冷,但令狐沖最終還是選擇了要與魔教決一死戰的。並且和少林武當眾多門派一起在衡山派設了陷阱,安了炸藥,幾乎是做出了同歸於盡的態勢。
若不是金庸先生最後給令狐沖開掛,讓我行病死,那麼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便是令狐沖與任我行等魔教在恆山被一起炸死,然後面臨兩難選擇的任盈盈只能夾在中間,等父親和情郎死後為之殉情。
要麼則是令狐沖有幸全身而退,任我行被炸死在恆山,雖然心存愛意,但有礙於殺父之仇,任盈盈也不能與令狐沖再見,兩人也只能相忘於江湖。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的結果,從這些角度來看,令狐沖即便是到了最後仍然有著自己堅定的立場,承擔著自己身為恆山派掌門的責任。當然他做的可能並不十全十美,但總的來說也算是合格。
縱觀整本笑傲江湖來說,令狐沖從一而終,不忘初心,始終保持著本人的善良,對華山派忠心耿耿,重情重義,縱然是天性是隱士風格,最後也始終承擔著自己的責任,是一個值得讓人喜愛的角色。
勝過書中九成九的人。
在今天的網路輿論環境中,實在蒙受了許多的不白之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