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戰鬥技巧(第1/2 頁)
大戰在即。
燕青忙從場中走出,把舞臺讓給兩位高手。
武松與李猛剛才都有激鬥,先調息一段時間,而後再開始切磋。
武松vs李猛!
武松左右手各一柄雪花刀,擺好起手式,一雙虎目直瞪李猛。
李猛橫刀直立,淵渟嶽峙,氣勢拉滿,殺意滿格。
說起來,這兩位的武功,有不少相似之處。
武松的刀說白了就是狠,對自己狠,對敵人也狠;沒辦法,武松不狠的話,西門慶、蔣門神、張團練這些狠人要誰來殺?
李猛的刀更是充滿殺意,這種殺意不僅針對遼國蠻子,也針對邊疆那些喝兵血的文官,針對那個把人命當球踢的高太尉!
彷彿是冥冥中的定數,李逵本就是天殺星下凡,現在李猛魂穿,殺意不降反增;武松更是天傷星當面,前傷猛虎,後傷大嫂,最後連自己都要傷!
難道這大宋的花花江山,只能以殺止殺,以傷換命,才能還世間一個清平世界?
兩人對峙良久,氣勢非凡,都在感應那稍縱即逝的出手時機。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氣勢便洩了!
雙方几乎同時動手,李猛一記斜劈,武松使雙刀抵住,火星四濺。
兩個人,三把刀,頓時成為全場的焦點。
應該說,此時演武場中的這三把刀,都是千里挑一的好刀;若是尋常的朴刀,僅這第一下的碰撞,便要報廢。
第一刀後,雙方再沒有試探,直接把打鬥級別,提升到一流武者的層次。
就一個字,快。
非常快,快到看不清楚的地步,場中只有一片雪白的刀影閃動,至於是什麼刀法,什麼路數,在場眾人中,只有幾位真正的武學高手,才能分辨出來。
魯智深有些懷疑:“場中打鬥的真是李逵那廝?這刀法,連灑家贏他都不易!”
楊志平日裡深入簡出,今日不知為何出來放風,此刻也發表評論:“李逵刀法的路數,竟然有大宋邊軍的味道,真是奇哉怪也。”
青面獸楊志的祖上,正是大名鼎鼎的金刀楊令公,那是與遼軍廝殺了一輩子的英雄人物。
家學淵源,楊志一眼就看出了李猛刀法中的獨特味道。
正說話間,場中卻生出變故,武松將左手刀棄之不用,僅用右手單刀拼鬥!
魯智深眼睛一亮:“這黑廝好生了得,竟然逼得二郎以單刀對敵,這下有好戲看了!”
作為武松的戰鬥夥伴,魯智深對打虎英雄自然十分了解,單刀狀態下的武松,更狠更毒!
果然,武松用單刀後,場中形勢又是一變,如果說之前的打鬥是切磋的話,現在的交手更像是生死相搏,看得人心驚肉跳。
楊志看過一段,大驚失色:“魯提轄,要不要分開這二人,這樣下去會出人命的!”
魯智深又眯眼看了一會兒,微微一笑:“楊制使,你此番卻是看錯了。這李逵不知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一身刀法著實了得。二郎一直在變招進攻,這黑旋風卻以不變應萬變;兩人看似生死搏殺,但節奏卻被李逵逐步掌握。如果灑家看得不錯,不出二十招,勝負便要分了!”
花和尚學佛之後,雖然每日酒肉穿腸過,對世間諸事的理解,卻逐漸深刻起來。
隱然間,這個和尚已經成為二龍山派系中武功最為高強的存在。
相比之下,楊志的人生一直失意,也影響了自己練武的信心與毅力,功夫已經有滑坡的趨勢;因此對比鬥雙方的形勢判斷,出現了偏差。
世間諸事,一飲一啄,皆有前因。
除了魯智深與楊志,其他的人只是瞎看,不明覺厲。
王小飛突然覺得,自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