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李進心思(第2/2 頁)
若能扶持我等信服之人掌控兩郡,他也能察舉為孝廉了。當然,若真如曹子璜說的,曹軍明年大勝,那讓觀兒去參軍倒也無妨。”
李進說到最後,眼神都變得銳利起來,曹珣若是在此,肯定會大呼,果然,這些人,都是人精。
“看來,來年我真的不用陪你上來了。”李衡先是感慨,又接著悠悠說道:“叔節(李竹)脾性雖差,但畢竟是族人,情理之間,你還是要多擔待些,別貽人口實。”
“一戶之內,豈有貳念,叔父放心,侄兒心中並無芥蒂,往後相忍為家,不負叔父期望。”
李進作輯到底,難掩心中的激動,倒不是他反感李衡,他一向非常敬重李衡。只是成為李氏家主以來,李衡一直是他身後的影子,是倚仗的同時也是約束。
今日李衡願意表態,說明他的想法和做法得到了認可,往後聽從於李衡的族人也會向自己靠攏,他能調配的宗族資源會更多。
至於李竹,只要他不作死,李進也不會太為難他。
“走吧,去會一會老友們。”李衡哪裡看不出李進的想法,但他此刻已經釋然了。
‘一切都是為了宗族啊……’
乘氏縣城,李氏坊間,李垣的家中。
僕人趨步來到書房外,朝屋內請示,得到回應後才敢進入屋內。
“郎君,族老遣人來請您過去一敘。”
李垣此時正端坐於案桌後,一身常服,桌上攤開一份卷軸裝的縑帛,上面是幾篇抄寫自尚書中的文章,聞得此言,頭也不抬。
“不去,就說我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不去打攪叔父了。”
僕人知道自家郎君的脾氣,不敢再言語,低頭彎腰離開。
僕人的突然打擾並未影響李垣看書的心情,他師從曹曾的弟子,專攻尚書,雖然屬於古文學派,但因為他老師的關係,早年得以見到今文學派中的尚書殘稿。
這份縑帛上寫的,便是另一個版本的尚書。受其老師的影響,他對今文學派的看法與他人不同,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在士子之間有點不受待見。
小心地收好這份縑帛,李垣終於想起方才僕人說的話,揉了揉自己的額頭,暗自嘆氣。
自己這位叔父聽說家主要接納曹操計程車卒後,氣得上躥下跳,攛掇那些失勢的族人要去咎錯申議,不能讓李進將宗族帶入火坑。
話說得好聽,但李垣心裡很清楚,自己這位叔父不過是為當年錯失家主一事耿耿於懷罷了。所以他是不會去的,何況李竹還是有事才會找自己,他可不是沒有脾氣的儒生!
‘一切都是為了宗族啊……’
--------------------------
鄄城內。
“這便是我家主公的條件了,只要曹將軍您答應,糧草旬月便可過河。”
郭紀輕撫短鬚,盯著座上的曹操,說話不緊不慢。雖然只是一名使者,但氣勢上卻壓了曹操一頭。
他這般作態,曹操也不惱,他甚至就沒去看郭紀,心中權衡的只有條件的利弊。
待回過神來時,方覺自己猶豫太久,讓人瞧出深淺,便假做姿態,說自己再考慮下。
郭紀微微一笑,他看出曹操的外強中乾,卻也不點破,只是作輯後轉身離開。
曹操看著郭紀離去的背影,深深嘆氣:“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