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第1/2 頁)
懷著這樣的念頭,當日下午,夏國相帶著大周群臣和將領無條件投降。
華興五年春,莫臥兒帝國徹底平定。
不過當初跟隨吳世璠的百姓全部被遣送回國,如今天下大定,江濤並不怕吳世璠的殘餘勢力,容許原有大周普通將領、士兵務農或經商,但是三代以內不準從軍或從政,其他待遇與帝國藉百姓一致。
至於吳三桂的直系血脈,江濤只是命暗衛暗中監視,只要不造反,江濤也就手下留情,不過他們也沒有特殊的待遇。
以前奴僕成群、錦衣玉食的生活一下子變成遙遠的傳說,他們的日子頓時困苦起來,至於他們以前的奴僕都被江濤命人遷離。
而夏國相等一干元老級大臣和主要將領則被軟禁起來,雖然衣食無憂,卻失去了自由。畢竟這是政治,可以手軟,卻不能掉以輕心。
在江濤的想法中,這些元老級的大臣和將領的威脅度遠遠超過吳三桂的直系血脈,原因無他,他們是執行者,沒有能力是幹不成事的,而且是低階將領和士兵的直系上官,擁有的威望也遠遠超過不管事的吳氏子弟。
沒有這些人,吳氏子弟想造反太難了。
有了大批的援軍,東南亞各地戰事先後被平動,江濤心中大定,帝國也開始真正的進入休養生息時代。
無力抗衡蒙古鐵騎的侵蝕,哈薩克汗國、布拉哈、希瓦、土庫曼、戈爾孔達、邁索爾、科羅曼德、馬拉巴等小國家先後淪為大華帝國的產品傾銷地,他們漸漸的成為了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而同一時間,康熙卻正在圍攻莫斯科,顯然他們的計策成功了一半。
眼看國內大變,不到十歲的彼得一世在忠心侍衛的護衛下流亡歐洲。
不過大清的大舉入侵,引起了歐洲的震動,畢竟滿清人太像蒙古人了。
可是龐大的奧斯曼帝國卻正在攻擊奧匈帝國,牽制了歐洲的勢力,不過事情沒有完,英法、西班牙、挪威、瑞典等歐洲強國在太平洋吃了大虧,最近一直在休養生息。
為了對抗崛起的大華帝國,他們大肆建造包鐵戰艦,新式戰艦比海獅級巡航艦龐大,也比海獅級巡航艦的護甲厚,不過帝國的護甲是純鋼的,而他們的卻是精鐵。
不過這些戰艦更加沉重,有效航速只有五節,很不利於遠航,不過作為海上移動炮塔卻是綽綽有餘,為了對抗大華帝國,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等國組成七國聯盟,聽聞滿清韃子大肆進軍俄羅斯,而且他們的密探見到俄羅斯境內都是漢人主政,以為大清也是大華的勢力,各國的首腦個個驚慌失措,聯合向奧斯曼帝國施壓,命他停止進攻維也納。
七國聯盟並大肆整軍備戰,準備在俄羅斯境內抗衡大華帝國。
德國、波蘭等國也紛紛響應,原本與荷蘭、法國等國結盟的奧斯曼帝國一下子犯了眾怒,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也只好簽訂停戰協議,主要是歐洲建造了不少星型要塞,沒有長時間的圍困根本攻不破,若是全歐洲的強國都和奧斯曼為敵,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可沒有這麼大的膽量,而且奧斯曼同時在和波斯帝國作戰。
等歐洲十餘國、數十萬聯軍領著小彼得進入俄羅斯時,已經是華興五年六月,此時莫斯科已被滿清攻破,滿清鐵騎和神機營長驅直入,無人能擋。
各國將領,特別是七國聯盟的將領見到滿清鐵騎分外眼紅,因為他們許多親人朋友都喪生在亞洲一帶。
初一交戰,各有勝負,滿清八旗可不認識對方是俄羅斯人,還是法國人,見到白人,不投降,那麼只有死路一條。
雙方言語不通,頓時打得如火如荼。
等康熙反應過來,大清鐵騎和神機營已經傷亡萬餘,而七國聯軍方面也死傷萬餘。
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