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庫頁島;騎兵師(第1/2 頁)
(刷完毛熊國副本後收復庫頁島、琉球,接著就收復關外、統一關內。有可能被關小黑屋,祈禱中)
楊興飛關掉系統面板,給高尚武發了一份電報,讓第一集團軍在海參崴、伯力各招募7000名青壯,在海蘭泡兩岸招募名青壯。
4月25日上午,楊興飛降落在海參崴基地,此時那7000名青壯已經招滿,大夏族裔約佔了一半,另一半由東北亞原住民組成,好在語言相通。
楊興飛於是將7000張步兵模板卡加持上去,將其編為海參崴守備旅,轄兩個步兵團,騎、炮、工兵各一個營,以及一個小型的隨軍醫院。
武器彈藥爆了很多出來,軍服、糧食及各類物資在空間中還存了很多,直接發放。
這樣新六師就能騰出來了,楊興飛隨即命令北溟艦隊分兵護衛新六師前往庫頁島,協助其島,並消滅上面的毛熊軍,將其收回大夏的懷抱。
海參崴守備旅中有不少通曉島上土著語言計程車兵,於是借調了一個連,分散到新六師各個團,以便登島後與原住民溝通。
該島面積7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寶島,而且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島上的水產也非常可觀,也是不折不扣的寶島。
自明代起,大夏對庫頁島實行羈縻政策,後來青廷亦對其進行管轄,《尼布楚條約》也確定其為大夏領土;
自1858年和1860年,毛熊國透過《璦琿條約》及《夏熊京師條約》將其侵佔。
現在興夏軍打到了庫頁島跟前,還將毛熊國遠東的軍事力量消滅一空,自然要將其收回來了,所以說,只要夠強,沒什麼辦不到的事。
安排完後,楊興飛又去了伯力,同樣一番操作,組建了伯力守備旅;
隨後又趕往海蘭泡,將7000青壯編為該地守備旅,其中有大約四千人是前幾年遷徙過來討生活的,到了之後生存艱難,只好給毛熊國老闆伐木或採礦,受盡了壓榨和欺凌,現在可以揚眉吐氣了。
4月29日,人堪堪招滿,有不少是從黑龍江右岸,即黑龍江將軍轄區招募來的索倫部男子,確切來說包括包括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等民族,還包括錫伯族,其中鄂溫克佔多數。
自毛熊國入侵以來,索倫各族與毛熊人時有衝突,兩者之間仇恨極深,這一點對興夏軍來說也是一個有利好因素,有了仇恨打起來才賣力。
楊興飛對這些兵員分別加持了騎兵、炮兵、工兵、醫療兵通訊兵等模板卡,組建為一支騎兵師,番號為興夏軍第一騎兵師,簡稱騎一師;
騎兵師下轄野戰醫院、第一、第二騎兵旅及師部(含警衛連、通訊排等);
騎兵旅下轄兩個騎兵團、一個騎炮團、一個工兵營等,共有兵員6000人,配備軍馬6100匹、步騎槍4100支、通用機槍216挺、60毫米迫擊炮72門、81毫米迫擊炮24門。
當然,騎兵刀是標配。
騎一師師長莫日根;
騎一旅旅長烏日貢,騎二旅旅長烏魯布;
四個騎兵團團長分別為昆都倫、昭克圖、德勒格爾、阿古達木。
楊興飛隨即大手一揮,武器彈藥和軍服、棉被等物資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並讓各部分發下去。
騎兵們入伍前大多是獵戶,慣用弓箭和前膛裝火銃,哪怕是沒有彈倉的單發步槍,對他們來說都是寶貝,現在領到了能填裝十發子彈,且能連續擊發,連槍栓都不用反覆拉的半自動步槍,頓時愛不釋手,就像得到了稀世珍寶一般。
楊興飛見狀,乾脆給每個騎兵多發了100枚子彈,先讓他們狠狠過了一把癮,同時也熟悉了一下武器;
隨後才讓他們洗浴、理髮、換裝;
換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