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5 頁)
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天下之眾。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
此篇論陰陽清濁。交相於亂者也。人之十二經脈。外合十二經水。內合五臟六腑。其五色各異。
清濁不同。故一人之身有亂氣。猶天下之眾有亂人。其理可合之為一耳。惡有不亂者乎。楊元如曰。
清濁。天地之氣也。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清濁相干。命曰亂氣。不亂則生化滅矣。故曰夫一人者。
亦有亂氣。天下之眾。亦有亂人。
謂天下之人。皆有此亂氣也。
黃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
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六腑為陽。五臟為陰。六腑受谷者濁。五臟受氣者清。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謂水谷所生之清氣。上出於咽喉。以行呼吸。清而濁者。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注於海。此人氣之清濁相干。命曰亂氣。莫仲超曰。上節言天下之眾。皆有此亂氣。謂人合天地之清濁也。故復曰願聞人氣之清濁。
黃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清濁別之奈何。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此論人合天地之氣也。大別者。應天地之大而有別也。天清地濁。而上下氣交。故濁者有清。
清者有濁。而人亦應之。肺屬天而陽明居中土。故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此清濁之上下也。
然濁者有清。胃之清氣。上出於口。口鼻者。氣出入之門戶。此胃腑水谷之濁。生此清氣。上出於口。以司呼吸而應開闔者也。清者有
濁。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肺為精水之原。清中所生之津液。流溢於下。即所謂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佈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下注於經者。行於經隧也。流溢於中者。
內積於海也。海者。下焦精髓之海也。此陰陽清濁之氣交也。朱濟公曰。天為陽。地為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火為陽。水為陰。故清者有濁。濁者有清。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諸陽皆濁。而手太陽獨受其濁之甚。蓋手太陽小腸。主受盛胃腑之糟粕。有形者皆濁。而糟粕為濁之甚者也。諸陰皆清。而手太陰為五臟之長。華蓋於上。故手太陰獨受陰之清。空竅者。皮毛之汗空也。手太陰主周身之氣。走於空竅。以司呼吸開闔。應天之道也。小腸受盛糟粕。濟泌別汁。
化而為赤。下行於十二經脈。應地之道也。脾為倉稟之官。主輸運胃腑水谷之精汁。故諸陰皆清。而足太陰獨受其濁。楊元如曰。手太陰主天。故獨受其清。足太陰主地。故獨受其濁。此篇論人之陰陽清濁。應合天地經水。故帝曰十二經脈。應十二經水。伯曰天下之眾。又曰氣之大別。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幹者。以數調之也。
氣之滑利者。應天運於外。故淺而疾之。澀濁者。應地居於中。故深而留之。清濁相干者。陰陽之氣交。故以數
調之。數者。天地之常數也。朱濟公曰。以數調之。與逆順篇之無失常數同義。此篇以人之清濁。
合天地之陰陽。下章論人之形體。應天地日月水火。
卷五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
屬性:黃帝曰。餘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