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5 頁)
遵照老禮,貞淑家年年都是要回爺爺家過年的。現在的交通還遠不如十幾年後發達,去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爺爺家,他們必須要坐上整整四個多小時的火車。而且每天還只有一早一晚兩趟,所以貞淑對於年的記憶裡擁擠嘈雜的火車車箱是必不可少的。不過,三十兒出行的人不多,他們上車時,車廂裡也還有空餘的座位。
貞淑的爺爺、奶奶是地道的農民,五十年代才從老家吉林長白山搬遷到M市。貞淑聽奶奶說,來時奶奶揹著老爸,爺爺則揹著一包行李和一張圓桌,兩人徒步幾百公里才來到這裡的。那張圓桌一直保留著,爺爺至今還時不時得指著桌子講敘當勇。
貞淑的老爸是家中的長子,下面有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都已成家立業。二叔和大姑還農村務農,二姑、三姑則在市裡上班。因為國家照顧少數民族,一家可以生兩個孩子,這樣五兄妹孩子加起來剛好的七個小仙女和三個淘小子,而貞淑則是七仙女中的大仙女。
貞淑的爺爺特別痛愛貞淑這個長孫女,每次見到貞淑總是慈祥的用朝鮮語叫她“星星”。貞淑小時候,爺爺總是領著她逛商店,雖然他兜裡錢不多,但總是給她買點水果糖、冰棒。
爺爺七十多歲了,貞淑打小最愛聽爺爺給她講他打鬼子的故事。爺爺李成民年青時扛槍參加過游擊隊,在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地區打過鬼子。鬼子打跑了,爺爺就放下槍,回老家種地了。每當爺爺就著酒,回憶往昔時,他的眼睛總是溼溼的,彷彿那些犧牲的、活著的戰友就在他眼前。而他最惦記得就是曾經救過他命的老大哥——李龍哲。
聽爺爺講,這位李龍哲可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和爺爺同是正宗李姓,他們家是生活在韓國漢城的富商。而他在大學裡參加了刺殺日本鬼子的抗日組織,後來被通緝逃亡到了中國上海,繼續抗日。最後幾經輾轉到了長白山地區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在那裡認識了爺爺。抗戰一結束,他也回漢城老家了,兩人一別就是四十多年。
在貞淑的眼裡,爺爺的那位老大哥,整個一許文強版得007,帥呆了!酷畢了!
時隔四十多年,李龍哲同樣也沒忘記爺爺,九零年時,他還透過紅十字會找到了爺爺。三年前,爺爺在二叔的陪伴下去韓國見到了那位他念念不忘的老大哥。
後來聽二叔回來說,李龍哲先生家非常之有錢,據說在韓國都算是數得著得有錢人。但具體多有錢,二叔也說不好,只是不斷重複地說他有錢。
爺爺在韓國呆了半個月就回國了,二叔倒是留在韓國打了兩年的工。雖然通訊不方便,但爺爺和李龍哲之間的書信往來卻很頻繁。
貞淑的奶奶崔福愛也將近七十歲了,奶奶的個子原本就不高,年青時操勞過度,到老了直不起腰,整個人站直了也只能是“7”形,連貞淑的肩膀都不到。聽老爸說,奶奶出嫁前是遠近聞名的才女,一直讀書到高小畢業(貞淑不懂這是個什麼學歷,不過聽著好像很了不起)。奶奶很好學,家裡卻很窮,奶奶又是長女,下面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奶奶又是已滿十八歲未嫁的“老姑娘”。在那個年代,十八歲早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
所以家裡逼著奶奶放棄學業,不准她去考師專。可奶奶還是從家裡偷跑出來,愣是光著腳去縣裡參加了師專考試。她考上了,但最後她還是嫁給了剛剛從戰場上回來,一貧如洗的爺爺。
沒能繼續上學是奶奶心中永遠的遺憾,所以當貞淑的二姑和三姑上高中時,再苦再難,奶奶也沒說過放棄。除了地裡的活兒,每天冬天奶奶還會去市裡賣辣白菜。奶奶家住在郊區,為了節省一毛錢的車票錢,她總是一大早用頭頂著大盆辣白菜走上五、六公里到市場上去賣。
不過二姑、三姑也沒有辜負奶奶的付出,相繼都考上了中專。畢業後,又都分別在M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