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選二(第1/2 頁)
之前說過兇手的指紋不一定留在把手上,目擊見到男人面孔也就不與小嵐指紋相違背。就打兇手是主任,可是老陳又怎麼會說案發時和主任在一起呢? 這一男兩女,究竟都在案子中扮演的什麼角色呢?究竟誰是兇手呢?另外兩個人為什麼都會不同程度地牽扯進來呢?看似有點兒起色,帶來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天無絕人之路,除了把手上的指紋以外,在窗臺的外沿也發現了線索。雖然兇手刻意清理了窗臺,但他忽視了窗臺外沿的一處損毀,這是死者下落的一瞬間鞋底摩擦造成的。將損毀位置與死者鞋底的磨損比對,很快得出結論比對成功,就說明死者是從五樓掉落的。 既然死者有兩處明顯的生前傷,那麼很有可能是在這間屋子和兇手發生了爭執,不然若是在四樓早就被人聽見了。案發現場竟然是五樓,難怪沒人注意到呢。再加上當天都在四樓收拾衛生,所以大家就以為是從四樓掉下樓的。大家理所當然地到四樓找證據,難怪那麼久都覺得彆扭,兇手可真是煞費苦心。 五樓的房間也被簡單打掃過,但地面還是可以提取到幾對腳印,分別是主任的,小嵐的,老陳的以及死者的。 講桌上有一點兒亂,但是菸灰缸又很乾淨,蔡隊的直覺感到一定有問題。心想死者胸口的生前傷略微有菱角的形狀,會不會和這菸灰缸的邊角有關呢?於是馬上喊來王進做血液測試。果不其然雖然菸灰缸洗的很乾淨,但還是測出血跡反應,而且經比對正是死者張曉燕的血跡。 小李也從局裡帶來了照片,屍體上的傷口的確與菸灰缸的邊角重合。這麼大個菸灰缸就使勁扔過去,砸到了胸口,難怪磕破了。只可惜兇手已經把菸灰缸洗的可以當鏡子照,定是採不到指紋了。不然就又加了一條定罪的依據。 死者面部也有生前反應,但由於沒有破皮流血,所以沒法找到磕碰點做檢測,應該是和兇手推搡拉扯間用力撞擊造成皮下出血所致的淤青。 指紋是找到了,但是指紋是小嵐的,目擊證人看到的又懷疑是主任,現在缺的是決定性證據,也就是能一招定兇手的證據。 你可能會想,死者指甲裡不是有皮屑嗎,有DNA還不能鎖定兇手嗎?也不能,這指甲裡的DNA只能說明此人和死者之前發生過打鬥,打鬥並不能說明什麼。只有找到推死者下樓的證據,才算決定性證據。 這時隊里老關來電話,死者指甲裡找到的皮屑鎖定為老陳的,看來這三人還真是都與死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蔡隊自然是欣喜的,之前老陳和主任都說案發時自己和對方在一起,有人撒了謊的事兒還沒有解決。這樣一來,可以繼續調查老陳,看她和死者的死究竟有沒有關係。進而探討主任是不是兇手。 下到一樓時,剛好看到護士踩在窗臺上掛窗簾。平行地走到最前面掛好了窗簾,掛好之後原路走到視窗下窗。 “蔡隊!”小澤叫住了走出大門的蔡隊。 “我終於知道四樓的腳印是怎麼回事兒了。”小澤開心地說。 蔡隊回身看見了走過去的小護士和掛好的窗簾,已經想的八九不離十。 “嗯,我們重案組的隊員果然是一頂一的優秀,心裡有案子,有什麼想不通就難受。 這樣看見生活中的什麼情況,才能得到啟發,解決案子中沒破解的問題。” 同理推斷,四樓的腳印也是一個道理。張曉燕先擦外側最前面的玻璃,平行的腳步退回來之後,鞋尖朝內下來。然後她再用抹布把窗戶框和手把的指紋擦乾淨。這就是為什麼採集證據時與推測的案發現場對不上。 要走時,小麗一邊喊一邊拉住小彤。 “小彤,你們這是要走了嗎?你過來,我告訴你件事。” “什麼事兒?我要回去了,電話裡說吧。” “別,和案子有關的,你花一分鐘聽我說,一定有用。” 和案子有關,小彤只好停下腳步側耳恭聽。 “我看見小嵐和主任在暗通有無。” “小嵐和主任?”小彤雖然聽的很清楚,但還是不太相信小麗說的話。 “對,你沒聽錯,就是他倆。” “你怎麼發現的?” “自從知道小嵐不太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