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4 頁)
歹說勸走了。
她老媽上一天班可是賺一天的錢吶,哪能隨便耽誤。
牆上的機械鐘敲了八下的時候,李薇醒了。回籠覺睡的不錯,身上不那麼難受了看著空無一人的屋子,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小品:
上班的走了,上學的也走了,現在由本老太太為大家演唱一首歌――小咬(糙)!
沒有樹高啊沒有花香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糙
李薇唱著歌兒爬出了被窩,把被子疊整齊收起來,坐在熱乎乎的炕頭上,難得休息一天不用帶孩子不用做飯做家務,忽然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發了會兒呆,李薇感覺有點肚餓,早晨喝了幾口稀粥根本不頂事兒。下地到灶間開啟櫥櫃,看見簾子上的玉米餅,李薇胃口全無,想起愛吃的疙瘩湯來,打算自己做點兒,再放點兒秋菠蔥花什麼的,想想都好吃。
說幹就幹,到西屋找到白麵袋子,拎起來掂一掂,怕不得有個五六斤,再看看大米袋子,不到十斤的樣子,這就是家裡所有細糧了。剩下的玉米麵和高粱米倒是不少。李薇嘆了口氣,這是什麼日子啊,虧的老媽還覺著不錯。
再次瞄過面袋子的時候,忽然一道亮光閃過心頭,慢著,那個……反正今天她休息,閒著也是閒著,要不……做點兒饅頭去賣賣?\&039;);
十四 北京包子
李薇越想越覺得可行,看時間,現在發麵還來得及,趕緊拿下牆上掛著的盤秤,稱了五斤整的面,用溫水和了,連盆放熱炕頭上蓋著棉被發酵。
這活計她長大後沒少幹,即使工作後在外面租房子住,吃飯店和食堂都吃的沒了味道,她也經常下廚,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她廚藝還是不錯的。雖然也買過基本燒菜的書,但是沒特意學過,只能說她有當家庭主婦的天分吧。
剛開始李薇是打算做饅頭的,畢竟比較簡單,只要放點糖就行了。可靜下來想了想發現不妥,饅頭未必就有麻花和麵包受歡迎,畢竟人家麻花和麵包外面都是油汪汪金黃黃的散發著香味兒,饅頭除了面板白點兒,呆頭呆腦的可沒那麼好的賣相,想到這李薇心裡一涼,看來自己把這事兒想的太簡單了。
經過一番仔細思考後,李薇決定換個品種,做肉饅頭――包子!
先想了想原材料,面、菜、肉、油鹽調料等,面有了,自家產的新鮮的大白菜有了,肉得去買。李薇也想過做素菜包子,但是覺著跟麻花一比,還是優勢不大,決定還是放點兒肉,雖然成本會增加不少。油鹽鹼調料麼,李薇看了一下,家裡都有,但是不多,看來也得買些。
李薇拿出筆大致算了下成本,面4角錢一斤,油兩元左右好像,肉前幾天前買過點兒11元一斤,調料、鹽和水鹼也就是小蘇打用量不大,算五角吧,到實際操作的時候再調整差價吧。
另外就是調味的蔥蒜,家裡自己種的,有不少,這種東西現在也便宜,用量小估計沒幾個錢,也就白菜價幾分錢,即使貴也不會太多。
燒火蒸包子的柴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那東西不值錢,據說一塊錢能買堆的老高的晃悠悠一大馬車,堆在地上有三間房子那麼大的體積,夠狠狠燒半年的。
不過李薇粗略的算了一下,按照每個麵包或者麻花的二兩用面量,每個包子賣二角錢的話,做二十五個包子也只能做二十五個包子,略有幾角錢的盈餘。
不過那也是特大號的包子了,當然不能做那麼大,還有餡料的重量呢,保守估計,最少能做個三十個,一塊錢的利潤應該沒問題。
李薇雖然以前的工資也有幾千,可現在一點兒也沒小瞧這一塊錢。她老爸現在的日工資也就一塊多一點兒,她老媽日工資還不到一塊錢呢,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工作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